給開診所的朋友交流幾招
老貼了,應愛友的要求,再貼出來,供參考。
關鍵是實用,現在價格競爭的厲害,配點小藥,提高名聲,同時提高利潤,
1、凡外傷腫疼、燙傷、體表感染:
愈傷抗感染酊:大黃20梔子1070%酒精100毫升泡7天以上,取液入冰片5克,外涂患處。
2、口瘡:
冰朋散入強地松、平疼新適量外用,迅速止疼,愈合快。
3、乳房下濕疹反復(特別是夏天)
烏洛托品研粉外用,連用幾天,一夏天無憂矣。
4、感冒后咳嗽,特別是無明顯體征的干咳:
加入舒喘靈、博力康尼,特效。
5、小兒呼吸系統感染發熱常規用藥效果不佳:
加入“保赤丸”三倍量,大便得下,熱退食進。
6、小兒驚嚇,常見哭鬧不安,而精神萎靡,觀察可見:或山根色青,或指紋色青、彎曲,或目光呆滯,排除器質性疾病的可能,
予“冬眠靈(氯丙嗪)”,睡一覺就會好的。劑量自己推算,無危險。
我認為,所謂驚嚇,可能是小兒受某種刺激致某部分腦細胞過度興奮所產生的臨床表現,故用氯丙嗪抑制之,神效
消瘰丸消腫塊效果可靠(續一)
消瘰丸,《醫學心悟》經驗方,原方用治淋巴結核。我取其意,06年治療一牙齦癌術后又出現息肉樣硬結的老年女性患者,服消瘰丸,同時含化“梅花點舌丸”月余硬結消失;此患者至今(2008年9月)健在,并且繼續從事商販活動。同年,又治療其外甥女乳腺癌術后淋巴結轉移,服藥月余復查淋巴結縮小,兩月余淋巴結消失(10個月后仍死于乳腺癌肝轉移);07年治療一食道癌術后淋巴結轉移患者,經放療,原腫大的淋巴結縮小或消失,但不斷有新的淋巴結出現,經服消瘰丸、附子理中丸等再次復查,未出現新的淋巴結,山東省腫瘤醫院的放療教授非常高興,患者也信心倍增,孰料兩月后患者因情緒激動(工作變動不順心)突發腦出血,住院3日后死亡。又,上例卵巢囊腫消失案,起作用的當為其中的消瘰丸。
續一:2009年11月,本單位匙某,男43歲,患右肩、臂麻木,睡眠不敢取右側臥位,否則麻木、刺痛難忍,按壓右鎖骨上窩內有似淋巴結樣硬塊,觸之則則引發右臂放射電擊樣疼痛,久治無效。余處消瘰丸打粉裝膠囊,每次用小柴胡顆粒2袋送服消瘰丸8-10粒(約4-5克),服20余天癥狀明顯減輕,繼服30余天,癥狀全部消除。腫塊已不明顯,現仍在服用中。(現服藥物中加入了:乳香、沒藥、僵蠶、冰片)
中藥治流感竟如此簡單
感冒發燒,作為“現代人”自然相信“科學”,發熱輕的,自然認為服點西藥,簡簡單單,幾天就過去了。發熱比較重的,自然認為必須打針、輸液,否則,燒將起來可不得了啊。有誰會因小小的感冒費事吃中藥,又有誰會認為比較重的感冒單服中藥會退燒!患者這樣認為,大部分醫生,包括我們部分中醫也這樣認為。
作為中醫出身的全科醫生的我,看感冒最多,但用中藥很少,一者,患者嫌麻煩;二者,醫生沒把握;三者;醫生沒錢賺。試想,小小感冒藥,三五塊錢而已,費心、費事、費力,效果難料(不如西藥退燒有把握)又掙不到錢,可謂費力不討好,這樣的事愿意干的少??!
今冬,感冒流行(不要管什么H幾N幾,流感而已),一直用西藥治療,不外阿莫西林、萘普生、VC銀翹片、強的松;甚或菌必治、雙黃連而已(部分患者配服點生石膏泡水代茶沖服小柴胡)。大部分5-7天愈?;旧蠜]用中藥。
前幾天,一中年婦女感冒,因胃病不敢服西藥,要求用中藥治療,察色按脈后,予:麻黃、荊芥、防風、紫蘇、薄荷、桔梗、石膏、杏仁、百部、僵蠶、蟬蛻、甘草。兩副基本痊愈,第三天其公公也因感冒來診,要求為其兒媳再拿兩副,并且要求也自服兩副,乃予上方不變,拿了4副。又過兩天,其公公又來,言其和其兒媳均愈,因其孫女(10歲)也感冒了,已經喝上方第三煎兩天了,效果很好,要求再給他孫女拿兩副,乃余上方減半,兩副乃愈。中藥之效果如此。
另外,其前后鄰居均患感冒后咳嗽,久服消炎止咳藥無效,診斷為喉源性咳嗽,特別是其后鄰,聞異味咳嗽,看到上一家服中藥效果好,也要求中藥治療,仍余上方加重百部、僵蠶、蟬蛻、杏仁用量,其前鄰4天愈,后鄰5天愈
附:煎感冒藥的要訣
感冒藥,中醫說的解表藥,雖分辛溫、辛涼,我看不必過于執著。
按照現代的看法,其實用的就是其揮發油的辛竄發散作用。
所以,感冒藥煎煮的要點就是——長時間泡,短時間煎,藥要泡足30分鐘以上,武火煎沸5分鐘足以,然后藥渣加開水再煎10-15分鐘,兩煎混合,藥力完整,效果才好。
否則,病家惜藥,往往煎煮時間過長,導致藥物的揮發成分喪失,解表的作用就沒用了,你開的藥再好也沒了效果,怨誰呢,
怨患者?患者不知;
怨藥物?賤藥無假;
怨自己辯證不精,用方不準?不見得。
細微中見功夫!
看看《傷寒論》,在惜字如金的竹簡時代,仲圣對方子的煎服法都交代的非常詳盡,可見煎藥法的重要。
代老太母子治頭暈的經歷
代老太是我的老病號了,年初五晨起頭暈,血壓180-90,予甘露醇、丹參、倍它啶,下午好轉,次日再診,言談中,老太太言到其年輕時經常犯頭暈病,每次犯病時都是找某老太太針刺放血,其部位是舌頭下面的青筋(舌下靜脈)用針破出血并不是很多,頭暈立刻減輕,繼而全好。還說,如果扎破嘴角,效果也一樣。其子在旁也言到,他小時候也好頭暈,用的也是這中治療方法,效果很好,并問這頭暈病是不是遺傳啊。
這種治療方法,我也是首次聽到,未置可否。當時老太太頭暈已經不明顯,也沒有必要刺血了。但我還是將這種方法記錄下來,留待今后驗證。并和愛友共享。
附:代老太病例與后:(見:臨癥得失直錄——得陽則生之二)
孫代氏,女,63歲。素有“慢支”、“高血壓”、“心臟病”史,2007年9月,動則心悸氣喘,眼瞼及雙下肢凹陷性水腫,在某處治療,經用“青霉素”“丹參”靜滴,口服雙克、氨苯喋啶等,治療10天,病情愈發嚴重,腹壁腫脹,安靜的坐時喘息不得緩解。12日到我處就診,查體溫不高,診為慢性心功能不全,予參麥30ML、西地蘭0.4MG,速尿40MG,次日喘輕,腫消逾半,停西地蘭,加能量合劑,并口服地高辛,兩天后加服中藥:附子30克,紅參20克(兩味另煎1小時兌入)云苓50克,白術20克,澤瀉20克,車前子20克(包)干姜20克,生姜30克,桂枝20克,當歸20克,丹參30克,紅花10克,甘草10克。治療五天,喘平腫消,停液體,繼服中藥5天,見無反復,乃囑停中藥,恢復良好。“十.一”期間,我出差西安,11月8日返回,患者因“感冒”諸癥又現,乃用“左氧氟”,“菌必治”抗感染,服上方之中藥治療其心衰,8天恢復,繼服中藥至12月20日,患者精神、體力皆好于未病之前,總花費2000元。(中藥是我親自煎制)
2008年1月14日:患者感冒來診,見面色光鮮,服“活心丸”、桂附地黃丸已一月余,多年服用的平喘藥已經停服,輕體力活動時已不感氣喘心悸,中藥的效果真的讓人不可思議。(患者自上次治療后,對我的話言聽計從,所以能堅持服藥,這是取效的關鍵前提。有些患者對中藥治療大病、重病持懷疑態度,加之中藥見效緩慢,很多不能堅持,很多醫生也是但求速效,以抓主病號,提高收入,臨床不敢堅持用中藥治療,影響了中藥的應用)。
另:患者尚患有“糖尿病”,現病情穩定;患有子宮腫瘤(高度懷疑惡性變,聊城二院曾建議手術,其子商于我,我建議帶病延年)現自覺下腹部硬塊縮小。
1月14日之感冒引發支氣管炎舊疾,18日,患者低熱,右側干羅音,予:頭孢派酮舒吧坦、丹參滴注。21日,熱不減,雙肺干羅音,動則氣喘,下肢微腫,加服中藥:熟地50當歸30麻黃10陳皮20半夏20云苓20附子50白芍20蘇子20萊菔子20白芥子10甘草20;23日熱退喘平,囑繼服中藥兩劑。
老太母子治頭暈的經歷(續)
昨晚,有柳氏婦來量血壓,因春節前,其子曾在我處治療眩暈未效(青年男性,突發位置劇烈眩暈嘔吐,曾到縣、市醫院檢查治療無果,后找巫醫治療,頗有效果,然不過一天又發,連續找該巫醫治療3次,均是鏇愈鏇發,到我處就診時,予:川芎嗪、倍它啶、654-2,并服澤瀉飲,治療1次小效,再未來診)因詢其子病情,其母是有名的“大嘴”,隨滔滔不絕的嘮叨了20余分鐘,總的意思是在某老太太處刺血治療了7天,效果非常神奇,現以完全好了。其談及的具體方法是:10個手指尖、足指尖和人中刺血,每日一次,當天見效,連續做了七天。(另,老太太是該青年之妻的奶奶,80多歲,農民,無文化,早年曾給人刺血治療過眩暈,以多年為給人治療過,因患者是其孫婿,故試治之
乳腺炎治驗
2009年7月20日,邵某妻,患乳腺炎三日,右乳紅腫熱疼,服西藥無效,要求服中藥治療,即處:雙花30克,當歸20克,公英30克,瓜蔞30克,連翹20克,白芷15克,天花粉20克,生山楂20克,生麥芽20克,生甘草20克。兩副痊愈。2010年2月,該患者又因抱孩子碰觸誘發左乳腺炎,因病情較輕且剛剛發生,予:阿莫西林12粒頓服,繼按常規量服三天;乳癖消20粒,日三次,次日愈。
中藥治療胸腔積液一例
2010年3月22日,患者來診,自述左側臥位時感覺氣短,余無不適,體溫正常,高血壓史數年,并于三年前患腦溢血,無后遺癥。因聽診左側呼吸音消失,叩診呈實音,當時考慮站位,囑次日到縣醫院拍片(結果見圖1)23日當晚,為其用菌必治、速尿,24日到聊城二院住院,查:胸透、CT、三大常規、腎功能、胸腔穿刺、積液檢查、結核相關檢查等,住院三天,因不能確診,且花費太大,28患者主動出院再來我處治療。(本人曾囑其到省級醫院繼續檢查,患者拒絕)為其用:菌必治3克、速尿80毫克、及替硝唑、丹參、門東等共七天。無明顯效果,自3月30日始,加服中藥治療。
中醫所見:患者體瘦面紅,頭頸部皮膚血絲隱隱,雙下肢無力,關節疼痛,舌淡苔厚白而膩,脈玄有力。(因無治療經驗,一下中藥都是天天根據情況現抓)
2010年3月30日——4月2日:
先用成方:
葶藶子30克 大棗20枚
服后無效。
2010年4月3日:
繼加真武湯,加強溫運之力:
附子20克 云苓40克 白術20克 澤瀉20克 桂枝20克 葶藶子20克 大棗20枚
服后,仍無明顯療效。
2010年4月6日:
思《蠢子醫》關于風藥淡經驗,又思提壺揭蓋,芳香化濁之意,再加辛香宣透:
黨參30克 云苓30克 澤瀉20克 桂枝20克 白芍20克 麻黃10克 杏仁10克 藿香5克 紫蘇5克 羌活10克 獨活10克 薏苡仁50克 蘇子20克 白芥子10克 車前子20克 葶藶子20克 萊菔子20克 丹參20克 檳榔20克
服一劑后即自感效果很好,其后,膩苔漸化,4月10日,查左肺呼吸音清,叩診呈鼓音,囑到縣醫院胸透。11日胸透僅見少量積液。顯然有效,效不更方。
2010年4月13日:
白苔退凈,去辛香之品;面紅仍在,加大黃、桃仁。
黨參30克 云苓30克 澤瀉20克 桂枝20克 白芍20克 杏仁10克 藿香5克 紫蘇5克 薏苡仁50克 丹參20克 檳榔20克 車前子20克 葶藶子20克 大黃10克 桃仁10克
2010年4月18日:
面紅不減,且乏力、氣短(不是積液所致),老年男性,慮攻伐太過,思金水六君本治腎虛痰泛,理也相通,再加封髓效果當佳:
熟地30克 生地30克 當歸30克 陳皮20克 半夏20克 云苓40克 砂仁20克 黃芪60克 黨參20克 黃柏20克 龍骨20克 牡蠣20克
服后,精力、精神均轉佳,面色恢復正常,雙下肢無力及疼痛均轉輕。
繼續服藥中。
中藥控制小腦站位致眩暈嘔吐案
患者農村婦女,60歲,平素身體強壯,家里地里都是一把好手。2009年冬,突發頭暈、嘔吐,其頭暈地特點是不能右側位臥,不能向右側轉動,食入即吐。
2010年1月11日來我處求診時,患者已經他醫治療兩月余無效,身體狀況已經非常衰弱,需兩人扶持,當夜予654——2——10毫克靜脈滴注,當時眩暈減輕,能向右側轉動,患者甚喜,次日用生脈、706、丹參、VC\B6\肌酐等,治療兩日無效,囑到上級醫院檢查。
2010年1月14日,經門診檢查,以胃潰瘍入住聊城二院繼續檢查治療,16日胃鏡確診胃潰瘍,因治療無效,19日查頸椎示第5椎體下緣骨質唇狀改變;21日腦血管超聲未見明顯異常;頸動脈超聲示動脈硬化、右側血流阻力增高;23日,顱腦CT示小腦蚓部上方囊性占位。
2010年1月27日,患者轉入山東省立醫院繼續檢查治療,經用:林格氏液、維生素、泮托拉唑、地米等治療無明顯效果,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肺癌腦轉移、胃潰瘍,動員出院。
出院時帶藥:西必靈、膠體果膠鉍、泮托拉唑等。
2月初,患者回家后,繼續來我處治療,繼續靜脈營養、口服自帶藥物,但液體僅能用300毫升以內,多則引發嘔吐,飲食很少,因此,需想辦法盡快控制嘔吐,2月7日,予肌注“胃復安”口服“冬眠靈”嘔吐得到控制,10日,患者家屬要求中藥治療。
2010年2月10日:
黨參50 當歸50 半夏20 白術20 葛根30 川穹20 蒼耳子10 龍骨20 山萸肉20 砂仁20 僵蠶20 蟬蛻20 仙鶴草60 (人參50天麻20另煎兌入)
以此方,由我出代煎,裝輸液瓶儲存,少量頻飲,以不引發嘔吐為準,基本上兩天左右可以服下一劑,服藥過程中,逐漸的頭暈明顯減輕,雖不能右側臥,但頭部已能隨便轉動,飲食漸增,患者心情明顯好轉,致月底,飲食基本恢復正常,能扶東西或一人稍用力扶持行走,但體力太差,特別是雙下肢無力,患者強烈要求盡快讓兩腿有力,以避免勞累家人。
2010年3月4日:
人參20(另煎) 黨參50 當歸40 熟地40 補骨脂20 枸杞子20 山萸肉20 五味子20 肉桂20 砂仁20 吳茱萸10
一劑藥服致7日仍未服完,服后胃部不適,引發嘔吐兩次。
2010年3月7日:
人參50 黨參50 熟地60 當歸40 砂 仁20 陳皮10 半夏10 云苓10 白 術10 甘草10 麥冬20 五味子20 赭石20 三副
再服仍不能受納。3月9日后,再用一診中藥處方試服,仍然不能受納,停藥修養。
2010年4月4日,患者自感胃部好轉,再次要求中藥治療。
因思,此病之治療,關鍵是恢復患者飲食,考慮太多,反而掣肘。輕劑和胃,先保進食,倚其自復。
黨參50 柴胡10 黃連5 半夏10 云苓20 枳實5 枳殼5 檳榔10 香櫞10 麥芽10 薄荷5 藿香5
上方每日一劑,胃口大開,常常思進飲食,囑正餐勿過飽,饑則少量加餐,并備雞湯、魚湯以補充蛋白質,至今,患者體重增加20斤,頭暈、嘔吐均未發生,只是雙腿無力,走路仍需家人扶持。
現繼續服藥中。
臨癥得失直錄——高血壓豈可一降了之 一、什么是高血壓 從醫學上來說,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原發性高血壓(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高血壓?。┦浅R姷男难芗膊?,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持續性增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病因不明,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占總高血壓患者的95%以上。 繼發性高血壓是繼發于腎、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疾病的高血壓,多為暫時的,在原發的疾病治療好了以后,高血壓就會慢慢消失。 按WHO的標準,人體正常血壓為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收縮壓在140~149mmHg和(或)舒張壓在90~99mmHg之間為臨界高血壓。 二、血壓是怎么升高的 現代醫學認為,多種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壓升高。 1、心臟泵血能力加強(如心臟收縮力增加等),使每秒鐘泵出血液增加。 2、大動脈失去了正常彈性,變得僵硬,當心臟泵出血液時,不能有效擴張,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過比正常狹小的空間,導致壓力升高。 3、循環中液體容量增加。這常見于腎臟疾病時,腎臟不能充分從體內排出鈉鹽和水分,體內血容量增加,導致血壓增高。 4、應激反應。在軀體對外來威脅的反應(戰斗或退卻反應)中,交感神經系統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激素能刺激心臟和血管,使心臟收縮力加強,全身小動脈可暫時性收縮引起血壓增高。 5、重要臟器血管狹窄。如腎動脈狹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腦動脈硬化、腦血管畸形等。因為重要臟器缺血,人體主動升高血壓,提高重要臟器的供血水平。 三、血壓為什么升高 從血壓升高的機制中,我們可以認識到,血壓升高,實際上是人體因為某些部位的供血不足而主動啟用代償機制做出的自我保護反應。這和我們抗震救災,抗洪搶險道理是一樣的,災難一日不除,國家的應急措施就不能停止。這個道理在醫學實踐中很容易理解和證實。比如腎炎可以引發血壓高,腎炎痊愈了,高血壓自然就下來了;比如腎動脈狹窄可致血壓顯著升高,狹窄解決了,血壓自然也就下來了;比如冠心病,放上支架,解決了冠狀動脈狹窄致心臟供血不足的問題,血壓也跟著降下來了;比如腦出血、腦梗死、良性顱內壓增高的患者,其血壓會顯著升高,此時,只有降顱壓,才能降血壓,否則,任何降壓藥都是徒勞的。 四、單純降血壓的錯誤 明白了血壓為什么升高,那么降血壓的措施應該是非常明確了,但是,現代醫學著眼于“壓制”血壓升高的手段,研發了一系列的降壓藥,其作用機制: 一是降低心臟的泵血能力以減少血液的排出量,此類藥物的代表是“心得安”“倍他樂克”等,這種治療手段相當于降低國家的救災能力。 一是降低血容量,以減少參與血液循環的有效血液量,此類藥物的代表是“雙克”“壽比山”等利尿劑,這類藥物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周圍神經失去營養而致“乏力”甚或導致“神經炎”等。這種治療手段相當于貪污國家的救災物資。 一是抑制神經調節機制,以使升高血壓的指令不能產生或向下傳達,此類藥物的代表是利血平、降壓靈,這類藥物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升壓指令不能下傳而引起“陽痿”等, 這種治療手段相當于消弱中央的應急反應能力,直接蒙蔽中央。 一是所謂擴張血管或阻斷血管收縮機制的藥物,以增加動、靜脈血管的容量,此類藥物的代表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鈣離子拮抗劑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血管擴張劑如肼苯噠嗪長壓定等,這些藥物無選擇的增加了所有血管的血流量,使使絕大多數不該增加供血的地方增加了供血,而使本來缺血的地方相比而更加缺血。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服用消心痛、硝苯地平等引起皮膚潮紅、充血、頭痛等。這種治療手段相當于挪用國家的救災物資。 今年,南方干旱,類似于人體局部缺血,中央啟動了各項應急措施以抗旱救災,相當于人體調動升壓機制以提高缺血部位的血液供應。此時,如果有人不向中央回報而蒙蔽中央;如果有人壓制中央指令,使救災指令無法實施;如果有人貪污救災物資,是救災物資不能正常發放;如果有人將救災車輛都滯留在災區以外的公路或停車場里不能運到災區;如果有人將本該分配給災區的物資分給了沒有受災的地區;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定會人神共憤,群起而誅之的。但是我們治療高血壓時,卻相信所謂的科學,壓制人體的調節機制,實施慢性自殺并感到欣喜。 通過以上論述,相信你對單純降血壓的錯誤有所醒悟。 五、怎樣正確的降血壓 那么,究竟如何降血壓呢? 除應激反應(包括長期精神緊張等精神因素)所致的血壓增高,需要使用精神藥物治療外,常見的高血壓病,只能用改善缺血部位的血液供應的辦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現代醫學的基礎治療方法是降脂、降膽固醇(如它丁類藥物),抗血小板凝集(如廣泛應用的阿司匹林、藻酸雙脂鈉)、改善微循環(如曲克盧?。?。其他如擴張冠狀動脈治療冠心病的藥物;治療血栓梗塞引起的腦梗、心梗、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疾病的溶栓藥物以及介入療法(放支架)等,也是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方法。還有,解決患者的其他軀體癥狀,如神經衰弱、更年期癥狀、頸椎病、胃腸病等看似不相干的疾病,也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高血壓。這些因素,可惜未引起臨床醫生和患者的思考和重視。 六、治療高血壓的經驗 本人也曾患有高血壓,并且接觸過很多的高血壓患者,概括起來,從高血壓患者的自我感覺來觀察,大概有以下幾種: 1、測量血壓高,自身無明顯不適。這處在高血壓的代償期,即:體內有血供不足的地方,但通過身體的自我調節機制升高了血壓,維持了缺血部位血供,又尚未引起其他部位明顯充血等反應。 2、測量血壓增高,頭部明顯不適(如頭沉、頭痛、頭暈等),經降壓治療后,血壓下降,頭部癥狀明顯緩解,但會出現心慌乏力等癥狀,這些患者一般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高血壓(特點是血壓不是很高,壓差較正常),治療應該以改善冠狀動脈供血為主,除非血壓過高,不要急于降壓治療。一旦保證了冠狀動脈血流量,血壓自然會降下來。 3、測量血壓增高,心臟明顯不適(如胸悶、氣短等),經降壓治療后,血壓下降,心臟癥狀明顯緩解,但會出現頭昏、嗜睡、頭暈、乏力等癥狀,這些患者一般是腦動脈供血不足(腦動脈硬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頸椎病等)引起的高血壓(特點是血壓非常高,壓差明顯加大),治療應該以改善腦動脈供血為主,除非血壓過高,不要急于降壓治療。一旦保證了大腦的血流量,血壓自然會降下來。 4、測量血壓增高,無明顯不適,或頭部明顯不適(如頭沉、頭痛、頭暈等),或心臟明顯不適(如胸悶、氣短等),經降壓治療后,血壓下降,頭部、心臟等癥狀明顯緩解,但會出現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統功能減退癥狀,或全身乏力、肢體酸軟、甚至四肢發涼等微循環缺血癥狀,這些患者一般是肌體微循環供血不足(高脂血癥、高凝血癥、糖尿病、肥胖等)引起的高血壓(特點是血壓不是很高,但舒張壓明顯增高,壓差?。?,治療應該以改善微循環為主,除非血壓過高,不要急于降壓治療。一旦微循環改善了,血壓自然會降下來。 5、還有一種血壓高無明顯的心腦癥狀,但精神癥狀明顯,西醫謂之“精神性”或“內分泌失調”當以調理精神、營養神經調節內分泌為主。西藥多采用鎮靜、神經營養劑(維生素)及激素替代治療。中醫多按照“陰虛陽亢”采用“杞菊地黃丸”為基本組方治療。 高血壓是一個綜合癥侯群,每個個體的情況不同,其高血壓伴隨的表現也不同,但根本的是——供血不足。 |
神奇的“麥門冬湯”
——中藥控制小腦占位致眩暈嘔吐案(續)
4月底,患者病情再次加重。主要表現是喝水即嗆咳,即使一湯匙的水也難以下咽,但可以進少量半流質飲食,靜脈補液也只能進300毫升,多則滿悶不能進食,甚至嘔吐。自覺咽喉部痰涎較多,吐之不盡。乃停中藥,適量補液,同時,將控涎丹膠囊(自制)中的藥面加入飲食中服用,從5月3日始每天兩粒至5月9日漸加之8粒(每粒0.5克左右),服后大便每天1——2次,較粘滯,伴較濃烈的異嗅味,至15日左右,患者已能左右自由躺臥,至此,小腦占位至眩暈,不能右側臥之癥徹底解除。自覺咽喉部痰涎較多,吐之不盡的感覺也不復存在。但是,喝水即嗆咳的現象沒有絲毫減輕,余也束手無策矣。
5月19日,赴華西參加全國農村宣傳工作會議,途中翻閱《金匱要略方論》,觀“麥門冬湯”主癥:“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似乎心有靈犀,當即發短信給我的助手:“代莊腦瘤老太太中藥:麥冬70克,半夏20克,紅參20克,甘草10克,大棗10枚,大米50克。小火煎濃湯,盡量服,馬上用!”20日晚,短信回復,中藥能服下,似乎有效果,能少量飲水(一湯匙)。隨后癥狀逐漸改善,26日返回后診視:患者已能少量飲水,上方改麥冬70克為麥冬50克、天冬30克,加桂枝20克。29日,其丈夫興高采烈的來告訴說:患者一次喝了半碗水,沒有嗆,還想喝沒敢讓她喝。囑飲食注意少量多次,適量加蛋白含量高的飲食(如魚湯)以利回復?,F患者仍在服中藥,同時,控涎丹已減為每日4粒。
7月1日下午,其夫來告:飲食均增加,中午,一次吃水餃半碗,還想吃,被其夫勸止。
現患者已能正常飲食,精神明顯好轉,中藥繼服,如果能維持十天以上,貽體力恢復能下地活動,則治愈有望。
我在期盼奇跡出現。7月3日,患者停服“麥門冬湯”,繼服“控涎丹膠囊”每天4-6粒,
現患者飲食恢復正常,大便每天1次,已成形,無明顯異味。因前期不能飲食致四肢萎縮的肌肉開始明顯充實?,F除全身虛弱無力、動則心悸外,已經無其他自覺癥狀。
繼續觀察中。
中藥控制小腦站位致眩暈嘔吐案的思考
一、中國醫藥學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值得我們用畢生的精力去挖掘、整理、提高。
近30年的學習實踐中,我確實體會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偉大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見解。
從本人經歷的治療實踐中,大家可以看到運用中醫藥治療疾病的效果,小到牙痛(老太太的驗方)、感冒(中藥治流感竟如此簡單)、妊娠惡阻(一味蘆根治惡阻)、抽筋(“抽筋”就用“芍藥甘草湯”)、 痔瘡(迅速解除痔瘡腫痛)、乳腺炎(乳腺炎治驗)、難到肺、心?。ǖ藐杽t生;脹滿分虛實,理氣須謹慎)、膽囊炎(膽病效方)、腫瘤、腫塊(消瘰丸消腫塊效果可靠、治療慢性咽炎同時治愈卵巢囊腫) 乃至本例已被山東齊魯醫院斷為不治,予營養藥物(脂肪乳、氨基酸等)回家等死的小腦占位患者的治療,充分說明了中醫學的正確和偉大。
希望廣大中醫學子堅定信心,把偉大的中國醫學發揚光大,造福蒼生。試想以我這樣一個資質不高、并非家傳且學歷普通的中專生尚能發揮點作用,何況現在普遍學歷較高的你們呢?
二、中醫必須豐富診斷手段。
在這個小腦占位患者的治療上,我開始注重的是中醫辨證,針對其眩暈運用了驅風平肝“半夏白術天麻湯”、針對其體質運用了“金水六君煎”,有效果,但不理想,這里面忽略了小腦占位這一根本的病因?;颊叩?#8220;實”是本,而“虛”是假象,是“因實致虛”,不除其“實”,一切治療都是空談。在對其本質的認識上,如果沒有影像學的支持,僅靠傳統的“四診”,我想再高明的醫生也難以明確。
在我學醫的80年代,基層的西醫醫生也是苦練“望、觸、扣、聽”四診基本功,那時的老大夫不用儀器而憑經驗診斷確實有一套。但是,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西醫已經將影像診斷發展到了極致,B超、CT、造影、磁共振、內窺鏡等,成為西醫診斷疾病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試想,如果讓現代的年青西醫(特別是在大醫院的西醫)離開儀器,他們是會變成瞎子的。
所謂影像診斷,西醫能用,中醫為什么不能利用呢?中醫的“望、聞、問、切”,其中的“望”就必須僅僅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嗎?其實影像診斷不就是中醫的望診,是中醫眼睛的延伸嗎?
毛主席說:古為今用,洋為中用?,F代科學技術成果是無中西之分的,誰用就是誰的。作為新時代的中醫,為什么不拿來運用呢?你的眼睛再厲害,你的脈診再神奇,能和現代儀器比嗎?退一步說,即便你確實厲害,與其把精力放在修煉“望而知之”“脈而知之”上,不如放在其他問題的研究上更合算。
三、做一個好醫生必須有同情心。
本例患者,其家屬也是“死馬當活馬醫”,治療效果好壞都不會引起患者及其家屬不滿,我可以按照齊魯醫院的醫囑給她持續輸液盡量維持生命,這樣,即省心,又賺錢,還不落埋怨,何樂而不為呢?但是,患者既然相信你,把金錢和生命都交給了你,我們就要傾全力而為之,以拯救患者的生命為前提,盡量減少家屬的麻煩和金錢的付出。因為他們全家都還要生活。
以這樣的心態為患者治療,患者雖然遇到了一個“下工”,但是這個“下工”傾百分之百的能力為患者治療疾病,這樣的結果,可能比花的傾家蕩產找一個“上工”更好,也更實際。因為所謂的“上工”們太忙,每天看上百個病號,為患者付出百分之一精力的“上工”,在治療效果上,未必能趕上為患者付出百分之百精力的“下工”。當然,這個所謂的“下工”是具備一定的醫學知識的。
論壇之中,所謂的“下工”占多數,我們名氣不夠大,但是,我們要有一顆赤子之心,要有同情心,要把患者的痛苦和困難當做自己的事情來考慮,來對待,為患者傾盡全力,這樣,你的醫術會迅速提高,你的患者會迅速增多,進而更加促進你的醫術的提高。
一點體會,和愛友共勉。目前,患者一切正常,不咳、不嗆、不暈,飲食活動均無不適。只是體力仍未恢復,活動須家人幫助。
現繼續服用“控涎丹膠囊”,每天4粒。
繼續觀察,期盼奇跡。
用中藥巧取鼻腔異物
昨天晚10點,三成人抱一3歲男孩急來就診,嚷嚷著:孩子鼻子中進去一個花生仁,讓趕快給取出來。坐定觀察,患兒右鼻腔深處有一異物堵塞,試用鑷子夾取,無奈患兒哭鬧掙扎,手持鑷子不敢深入,恐傷及患兒鼻粘膜。此時,突然一個念頭閃現,急取中藥一味,放粉碎機中粉碎,取粉末一撮,置患兒鼻下,讓患兒聞吸,患兒搖擺頭部不予合作。又取棉簽沾藥末少許涂鼻腔,少頃仍無消息,乃再用棉簽取藥末稍多,涂左鼻腔深部,大約3秒鐘,隨著患兒一個噴嚏,一?;ㄉ始ど涠?,觸地有聲。三個成人喜笑顏開,抱著小患者回家告捷去了。家屬喜歡,醫者也頗感榮耀,只是可惜了我那4個肥大的大皂角(哈哈)。家屬在旁問曰:不知道到醫院要花多少錢?
誤用血府逐淤,領悟辨證論治
一女性患者,年近40,去冬患乳腺增生,其人體型瘦消,身高中等,已生育一女(14歲)一男(6歲),全是母乳喂養,但乳房如初發育般,狀如市場常見之小籠蒸包。前期曾在我出就診,常規予“逍遙丸”、“乳癖消”(或乳安片、乳康片)等,效果不明顯。
今夏去濟南檢查,示右乳房乳腺增生(外上象限)乳頭內下方囊性站位,因省城醫院藥價太高,加之長期在我處就診,對我非常相信,遂已錢不夠為借口,擺脫了導醫小姐的糾纏,帶結果回家。
8月3日來我處請求治療(期間曾到聊城二院檢查)。當時有一身形粗壯黑胖的女性患者在場,記得其曾患乳腺增生,多次讓我代購過“血府逐淤膠囊”,因問其效果,其言效果很好,乃照血府逐淤原方200克,粉碎裝膠囊,每服5克(10粒)日三。
八月10日,患者來診,自述近兩天胸悶氣短,不能平臥。知是血府逐淤惹的禍,但未對患者言明,已患者體弱不能耐受高溫為由,予“人參歸脾丸”(倍量)“抗骨質增生丸”(倍量)“生脈飲”(倍量),并囑其注意胸悶氣短好轉的同時,乳腺增生是否好轉。
14日,患者欣然來告:乳腺增生好了?。ㄐ貝灇舛桃埠昧耍?,檢查右乳片狀硬塊已完全消除,乳頭下囊性站位已明顯縮小,似有似無。仍予“人參歸脾丸”(常量)“抗骨質增生丸”(倍量)。
此例治療期間用血府逐淤,患了“虛虛”之誤。兩患者體質不同,因盲目相信“成藥”,致治療錯誤,當鑒之、戒之!
用抗骨質增生丸,主要是想到乳腺增生尚有沖任不調一型,考慮用抗骨質增生丸補腎以調補沖任,竟收到良好的效果。
可見,中醫之精髓在于辨證。
辨證不準,中醫無秘方。
辨證準確,方方都是秘方。
當然,辨證準確的前提下,借鑒經過實踐檢驗,包含了前輩經驗的秘方,則效果更加理想。
消瘰丸消腫塊效果可靠(續二)
續二:2010年4月,一患兒10歲,身體瘦消,因反復感冒致扁桃體顯著腫大,患兒的母親非常著急,到處尋訪治療,其姑父乃縣醫院外科主任,勸其不要亂求醫,等孩子大了做手術即可。但其母仍不放棄,到我處要求中藥治療。乃予小柴胡顆粒一袋送服消瘰丸膠囊4粒(3克)穿山甲膠囊1粒(0.4克)。服藥1月,扁桃體明顯縮小,由原來的3度縮小為1度,顏色也回復正常?;颊咦蛱靵碓\,已無明顯不適,觸診:右乳房外上象限僅有0.5+2厘米扁平條索狀增生,無觸疼。乳頭右下方囊性腫塊已觸摸不到。
繼服:抗骨質增生丸(倍量)+乳癖消(三分之二量,4片)日兩次。
臨癥得失直錄——三例患者,病情不同,均解干結球樣便而愈
患者一:
臨癥得失直錄——治愈后的困惑
患男16歲,6月8日開始發熱、腹疼、水樣便,現已20余天。期間,經校醫治療熱退瀉不止,輾轉縣醫院、聊城二院診斷為結腸炎,住院治療7天疼、瀉皆不能止,遂出院求治與一民間老中醫,服藥5劑無寸效,如此小病已經花費3000余元。
因其一親戚曾在我處治愈結腸炎,遂介紹患者之父到我處咨詢,得知其20余天所用抗生素太多,且又未見患者,矚其停用一切抗生素,繼續補液(因不能進食)加用微生態制劑(麗株腸樂)服藥一天,以觀效果,同時矚其最好帶患者來診。
次日(7月1日)下午6點,患者來診,觀其消瘦,雙目無神,腹軟但觸疼明顯,水樣便,日6、7次,舌淡苔白稍厚,即于“葛根芩連”和“援絕神方”加減治之,處方:葛根10黃芩10黃連6當歸10白芍20萊菔子6檳榔6防風6干姜6甘草15水煎,分2-3次服,2劑。
3日下午,患者來診,言服藥后,連續2天排出干結的球樣便12次,腹疼明顯減輕,已能進食,精神、體力好轉,除腹部尚有輕微壓疼余無痛苦。上方加元參10熟地10麥冬10繼服3劑。
5日,患者的父親引一患者來救診,言其子4日大便已經轉常,明天準備上學。
此例雖治愈,但自感很困惑:
1、為什么服藥后排出球樣干糞便,且每日4-5次,排便無痛苦(患者曾做鋇餐,通過良好)
2、此病當如何確定病名,什么病機導致。
患者二:
臨證得失直錄——治愈午后發熱一例
2009年7月7日
代莊代興海之姐,50余歲,患午后發熱20余天,每天下午發熱體溫達38℃左右,經治療無效,前天來走娘家,其母勸其來診,因服湯藥不便,與石膏50克香薷10克泡水沖服小柴胡顆粒3代,服藥2天,自覺有效,回家前,主動要求帶中藥回家。
診見:患者身體瘦弱,體瘦面蒼,舌苔中黃膩,邊紅,脈細。自述大便干,小便少,口苦,胸脅脹滿疼引腰背,既往哮喘史。
柴胡20黃芩20石膏50檳榔15元參20生地20丹皮15赤芍20雙花20連翹10薄荷10黨參20甘草20水煎兩次,分三次服,日一劑。
7月10日,服上方2劑后,解干結便混合稀水便3次,第三天全為稀水樣便,午后體溫37,上方去雙花、連翹,加當歸20白芍20枳殼10萊菔子15,再服3劑。
13日,患者體溫正常,胸脅脹滿緩解,大便仍稀薄,余無不適。予小柴胡顆粒加黃連素口服以善后。
患者三:
今春,一中年女性患者來診,該患者為一教師的家屬,為人吝嗇而挑剔,有點小聰明。其右上腹部撐脹不適連及腰部,曾多方求醫,用藥多為疏肝理氣之類,或按膽囊炎治療或按腰疼治療,無明顯效果。
來診時已遷延月余。自述大便正常,腹脹傍晚較重,在縣醫院檢查發現高血壓、供血不足。觀舌苔較厚膩,腹部無壓痛,右上腹鼓音。當時考慮病在升結腸橫結腸交界處,乃予“小兒七珍丸”4支 ,四消丸2袋,當晚和明晨分兩次服,看情況再議后續治療。
次日下午,患者來告,服藥后大便兩次,解出一些“羊糞蛋”(患者語),現在感覺病好了?;颊咭笤俜?,未予。予“舒肝健胃丸、陳香胃片調理善后。
現在,該患者已經成為我的忠實信徒,解“羊糞蛋”之傳奇經歷也常常提及,以表感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