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慈禧長得多漂亮的人,其實都是在推測。 因為沒有慈禧年輕時代的音像資料,慈禧年輕時長的美丑,確實無法下結論。 有這樣一張網上流傳的根據慈禧老年相貌電腦還原的年輕時的照片,看上去倒是頗有點姿色,但真實度成疑。 即便它的真實度很高,客觀地說,慈禧人長得也不算多漂亮,雖然不是個“老妖婆”,也跟“美人”不太沾邊,只能說中等偏上。 有人肯定會說,慈禧也是選秀進宮,一步一步得到咸豐寵愛。不美的話,她會被選進宮,漸漸得寵嗎? 首先,男人都知道,女性的美丑,從來沒有一個硬性的標準。 而且不同朝代、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和不同職業的人,審美觀肯定不同。 比如有的朝代以瘦為美,有的朝代以豐滿為美。 北方人認為美不勝收的,南方人就未必覺得順眼。 南方人為之神魂顛倒的,北方人也許會無動于衷。 最起碼,滿族人跟漢族人的審美觀點,會有細微區別。 愛新覺羅家族入主中原之后,為了保證血統純正,原則上滿漢不通婚。 在這種大環境下長大的咸豐,眼里的美女肯定跟大多數人的審美觀不一樣。 平心而論,清朝的滿蒙嬪妃和皇后,我們看畫師的畫像,即便經過美化,大多也是相貌平平,似乎只有光緒妃子珍妃比較入眼(漢人妃子除外)。 江蘇人說,自古揚州出美女;陜西人說,綏德的婆姨最好看。 情人眼里出西施,王八看綠豆對眼。 西方有句名言:人并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 慈禧是誰的女人,當然是咸豐的女人,美不美,那得是咸豐說了算。 只要咸豐覺得可愛的,就是美的。 但客觀地講,符合大眾審美觀的,才叫美。 根據這個標準,慈禧不是美人。而且慈禧在咸豐的女人中,也不是最美的。 或者說,咸豐喜歡她,并不是因為她的容貌。 這樣說的依據何在? 從慈安和慈禧進宮后的晉升過程,我們就能看得出來。 慈安是咸豐二年(1852年)二月選秀入宮的,兩個月后,即四月二十七日就晉封為貞嬪。過了二十八天就晉貞貴妃。 又過了十天就被詔立為皇后,十月十七日行冊立禮。 由嬪到皇后僅花了40天,簡直像坐火箭一樣。 相比之下,慈禧進宮晉升過程就顯得較為漫長。 咸豐二年(1851)二月十一日。十七歲的葉赫那拉氏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兩年后晉封懿嬪。 第四年頭上,晉封懿妃;咸豐七年,即進宮第五年,晉封懿貴妃。 懿貴妃的地位僅次于皇后,慈禧完成這個過程,用了五年時間。 進宮第四年,慈禧為咸豐生了一個兒子,而且還是嫡長子。慈禧母以子貴,被封為懿妃,然后是懿貴妃,確立了她在后宮的地位。 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慈禧之所以得寵,并不是因為長得美,而是因為肚子爭氣。 史載,咸豐的母親全貴妃懷孕期間,另外一個皇妃祥妃也懷孕了。 由于皇長子奕緯早逝,她倆如果都生了男孩,誰先生下,誰可能就是最終贏家。 為了跟另一個皇妃比賽,全貴妃威逼利誘某太醫為她下藥,使她終于比祥妃提前幾天生下兒子,就是未來的咸豐帝。 但由于采取了非正常手段,咸豐帝事實上是個早產兒,這就導致他身體一直不好,沒有陽剛之氣。 因此咸豐體質太差,一生只有三個孩子,兩男一女,次子出生當日就夭折了,連名字都沒有來得及起。 從這個意義上講,慈禧是拯救了大清,是愛新覺羅家族的第一功臣,得到咸豐寵愛再正常不過了。 而慈安進宮后,不但沒有給咸豐生個兒子,連女兒都沒有生。 不要說在皇宮,在民間,這樣的女人也不會得寵。 在歷史上,沒有生兒子當皇后的不多;當皇后沒有生兒子失寵的倒是不少。 可是慈安不但得寵,而且地位雷打不動,這在中國歷代王朝中,都是絕無僅有的,人家這才叫靠臉吃飯。 我們不妨比較一下兩人的長相,簡直是霄壤之別。 慈安長的 ,不說傾國傾城,多少也有點溫柔婉約,也是佳人一個。 再看看慈禧,盛氣凌人、惡眉惡眼,典型的毒婦形象;連鐵娘子和甘地都甘拜下風。 不過女大十八變,女人老了二十變,我們不能以老年慈禧的畫像丑陋,就推斷說少年慈禧奇丑無比。 俗話說相由心生,中國古代政治是殘酷的,慈禧從政之后,宮廷里爾虞我詐、勾心斗角、刀光劍影讓慈禧變得面目可憎。 年輕時的慈禧無論如何長相還是說得過去的,但充其量也是相貌平平。 那么相貌平平的慈禧除了會生男孩,難道一無是處了嗎? 當然不是。 慈禧還有兩個過人之處,那就是心機和才華。 有才華,能幫咸豐處理政務。 咸豐帝雖然體弱多病,也依舊愛好那一口。 “山西籍孀婦曹氏,風流姝麗,腳甚纖小,喜歡在鞋履上綴以明珠。咸豐帝詔入宮中,最為眷愛?!?/p> 懿妃慈禧工于書法,于是咸豐帝時??谑诓⒆屍浯P批閱奏章,逐漸得到咸豐寵愛。 后來形勢惡化,內憂外患;北有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南有太平天國反清農民運動。 情商高,能抓住咸豐的心 無論是在宮廷里,還是在現實里,長相并不是一個人是否受歡迎的先決條件。 只要一個人情商足夠高,相貌平平也能討人喜歡。 一個長得完美無缺的女人,并不一定會讓大多數人喜歡;大多數人喜歡的,往往是相貌一般,會說話、會處事的女子。 傳說蘭兒(慈禧)童年時,看到石匠雕刻的龍鳳,都是龍在上鳳在下。 得知龍象征男人,鳳代表女人時,她發誓說:“總有一天,我會讓鳳在上,龍在下?!?/p> 雖然是傳說,但是從慈禧后來能登上政壇,長達50年。將無數英雄豪杰馴服得俯首帖耳這一點來看,得到咸豐這個直男的心,簡直易如反掌。 有野性,能吸引皇上眼球 咸豐身邊的女人,都是名門之秀,端莊有教養。 慈安太后父親穆揚阿廣西右江道,相當于廣西軍分區司令員。 咸豐的結發妻子(早逝)孝德顯皇后,父親富泰,是太常寺少卿,正四品官員。 慈禧的出身其實很一般,她的家庭并不是什么名公巨卿和王公貴族,而是清朝的一個普通官吏之家。慈禧的曾祖父吉郎阿,擔任過戶部銀庫員外郎、刑部員外郎,從五品的職銜。慈禧的祖父景瑞,擔任過刑部清檔房主事、刑部山東司員外郎等職務,最高也不過從五品。 慈禧的父親惠征,仕途也沒有什么大的起色?;菡魇潜O生出身,道光十一年(1831年)入仕,擔任吏部筆帖式,就是個抄寫的普通文員。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干就是十五年。 這就是說,蘭兒不是什么大家閨秀,非常質樸,率真,不會端什么架子裝腔作勢,非常有個性、甚至有天不怕地不怕的野性。 電影《火燒圓明園》中描述說,蘭兒之所以在那么多女人中脫穎而出,吸引住咸豐。是因為她用手絹疊了一個小老鼠,而且非常逼真,惟妙惟肖。 更為難得的是,她還能將這個小老鼠玩得活靈活現,嚇得那么多宮女大聲尖叫、花容失色。 這就好比咸豐看慣了雍容華貴的牡丹,端莊典雅的蘭花,突然看到了一朵不知名的野花,讓他眼前一亮。 用個俗一點的比喻,就是整天吃慣了大魚大肉和山珍海味,到農家樂飯店里,吃點野菜,感覺別有一番風味,叫人念念不忘,癡迷不已。 有才藝,能引起咸豐共鳴 咸豐是個文藝青年,“貪絲竹”,喜歡音樂和戲劇。 他把一個戲班挪到承德 ,上午唱叫"花唱",下午要"清唱",天冷在屋子里演,夏天在"如意洲"演出,每天癡迷其中、樂不思蜀。 咸豐逃往熱河避禍時,還不忘在行宮召集戲班為他演唱。 有一次,他在演出中當眾訓誡演員稱有一字讀錯。當演員表示舊的戲譜子上就是如此標注時,他答:"舊譜錯了!" 《滿清外史》載:已而洪楊之亂日熾,兵革遍天下,清兵屢戰北,警報日有所聞。奕(咸豐帝)置不顧,方寄情聲色以自娛,暇輒攜妃嬪游行園中。 蘭兒進宮的時候,正逢洪秀全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咸豐依舊癡迷音樂不能自拔。 蘭兒知道這件事以后,受到啟發,她靈機一動,花重金買通了皇帝身邊的太監。 就這樣,在某一天的午后,咸豐帝午睡過后坐著御輦在圓明園一圈一圈漫無目的地閑逛著。 當他走到湖邊的時候,突然飄來一曲軟糯動人的江南小調,聽得咸豐都入迷了。 他循聲望去,一個妙齡少女出現在眼前。 忘了告訴大家,咸豐還是個貪杯的皇帝,史載"文宗嗜飲,每醉必盛怒。每怒必有一二內侍或宮女遭殃?!?/p> 這天咸豐喝了酒,也不管什么場合,就“發怒”了。 不過這次“遭殃”不是宮女,而是他選的秀女蘭兒。 蘭兒并不害怕,而是施施然接受了“遭殃”的結果,甚至享受這一切。 天佑蘭兒,咸豐這一沖動,竟然讓她懷上龍種。 從此慈禧的人生開始逆轉,走上坦途,一發不可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