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長不看”版: 1.根據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的調查結果顯示:骨質疏松癥已經成為我國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問題,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為19.2%,而我國50歲以上女性骨質疏松癥患病率已達32.1%;65歲以上女性的患病率更是超過半數 2.疼痛、乏力、脊柱變形和發生脆性骨折是骨質疏松最典型的臨床表現,青少年患者還可發生生長停滯,但許多患者早期常無明顯癥狀,往往在骨折發生后經X線或骨密度檢查時才發現已患有骨質疏松 3.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逆轉已疏松的骨質,對于骨質疏松,預防作用要遠大于治療,年輕時候我們積累的骨量越高,發生骨質疏松的時間就會越晚,癥狀也會越輕 “重女輕男”的骨質疏松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隨著年齡增長必然發生的一種生理退行性病變; 繼發性骨質疏松癥主要由影響骨代謝的疾病或藥物導致; 特發性骨質疏松癥病因尚未明確,可能與骨代謝調節異常,比如骨吸收增加,或者青春期生長突然增加,突增、形成和吸收的平衡被打破,或者與小兒鈣代謝異常有關。 骨質疏松有哪些癥狀?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負荷增加時疼痛加重或活動受限,嚴重時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難。 (圖源:圖蟲創意) 2、乏力:患者容易疲勞,勞累后加重,負重能力下降甚至無法負重。 3、脊柱變形:骨質疏松嚴重者可有身高縮短、駝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壓縮性骨折會導致胸廓畸形,影響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會改變腹部解剖結構,導致便秘、腹疝、腹脹、食欲減低和過早飽脹感等。 4、骨折: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者非暴力骨折,如從站高或者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顒佣l生的骨折為脆性骨折。發生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為胸椎、腰椎、髖部,橈、尺骨遠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亦可發生骨折。發生過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明顯增加。 (圖源:圖蟲創意) 5、特發性青少年型:除了比較典型的癥狀外,患者發病期間會突然生長停滯,易多發骨折,之后疾病會自然緩解。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 編輯:春雨醫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