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跳槽,很多人對它仍存在某些誤解或者偏見,這里首先要為跳槽正名: 主動跳槽,不代表一個人能力出眾; 被動跳槽,也不代表一個人工作能力低下。 ![]()
工作就像結婚找對象,最重要的是彼此雙方是否合適。 有的人通過跳槽,擁有了一個完美的職業生涯;而有的人跳來跳去,反而越跳越低;還有更多的人,頻繁跳槽,但就是原地打轉,無非是人脈廣或者結識的HR朋友多,換過的公司比較多罷了。 跳槽是一門策略,更是一門學問。包含了為什么要跳槽、往哪里跳槽、怎么跳槽以及如何越跳越高的問題。大致來說一個人跳槽的動機或者說一個人持續同一份工作的動機,我認為,不外乎三種: 總之,跳槽有風險,跳槽需謹慎。如果能夠實現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我是不建議跳槽的,不過見仁見智,看個人更看重哪一點吧。 在跳槽之前,我們應該至少從以下4個方面審視權衡一下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實現通過跳槽,越跳越高的職業發展通路: ![]()
一、認識自己,規劃自己?有沒有明確的職業發展規劃,對自我的認知是否明晰,這是所有職場人都不可避免和認真思考的問題! 因為一個適合自己且明確可行的職業發展規劃是決定個人職業發展的導向和基石,這個問題本應該放在每個應屆生進行職業選擇衡量要素的最優先級。 剛剛步入職場的新手們,可能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擅長做什么類型的工作和喜歡什么類型的工作,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跳槽積極試錯,多嘗試不同的工作是很正常的,也是必要的。 但是,一定要盡快找到適合自己職業發展的通路。 因為,沒有經過職業規劃盲目跳槽,是很容易跟風,追求短期效益的。舉個例子,前些年金融行業發展迅速,很多應屆生入職金融行業后發現,行業已經基本飽和了;近幾年,跨境電商發展迅速,很多職場新人拋棄掉本身的專業知識,轉投跨境行業,短時間內看似追逐到行業風口,但是工作中面臨的壓力、變數和不滿都不是很明確,未來再想轉回本專業的行業發展是比較困難的了。 ![]()
除了對未來的職業規劃,更應該謹慎審視自己。 問問自己,決定跳槽是一時興起、意氣用事,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蓄謀已久呢?如果是情緒波動導致,自己有沒有在現有工作中做出調整和努力呢? 在工作中,跳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恰巧,跳槽是逃避問題的一種方式?;仡欁约喝肼毠疽詠?,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得到的東西是否對以后的職業發展有所助益,失去的東西是否可以通過跳槽得到?通過自身調整,是否可以將“錢”、“名”和“爽”達到一種新的平衡? 舉個例子,目前這家公司在新員工培訓方面非常重視,但是薪酬卻沒有達到預期。在這家公司繼續供職,你得到的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失去的是沒有掙到滿意的薪酬。這種情況下,就要根據自己現階段最重視的東西做出取舍了。 對于職場新人來說,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往往是最重要的,但是對于一個早就接受過諸如此類培養的人來說,高的薪酬才是最重要的。 ![]() 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為什么想要跳槽。 如果是有更好的平臺并且和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不謀而合,而且現在的企業在可預見的未來達不到自身職業發展需要的訴求和機會,那么跳槽就是最佳的決定,關鍵是,目標企業是否真的如你判斷的那樣?這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功課了。 如果不是,那么請切換思考方式。促使你想要離職的,究竟是個人原因還是企業原因呢?如果是公司的問題,那么自己有沒有做出改變或者適應的可能性?如果是個人問題,是否換一家公司可以解決掉這個問題? 再拿薪酬舉個例子。若是薪酬沒有達到預期,我們需要搞清楚本地區同行業同崗位職位薪酬水平,如果自己的薪資差距很大,那就是公司的薪酬設計問題,可以通過換公司解決。如果不是,那么是否是本地區同行業同崗位的薪酬水平是否就是這個標準,這個時候通過換公司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可以通過換相近行業解決。若是因為自身技術、能力或者是學歷、資歷等原因,那么首先就要考慮自己目前所在公司在行業發展的前景是怎么樣的,自己繼續供職是否會獲得好的晉升機會,自身需要怎么做才能盡快提升自身價值,是通過考證或者學習? 畢竟,讓自己更具有價值,更“值錢”,才是我們一生需要學習的必須課,也是職場安身立命,所向披靡的方法論。 ![]()
二、客觀評價現職公司在搞清楚自己是誰和自己想去哪里的問題基礎上,要客觀對現職企業進行評估。 所有職場人都不得不接受一個現實,那就是: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是完美無缺的,也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做到符合所有人的期望!再先進的企業也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只是問題大小和問題解決方式不同而已! 針對優勢要與自身職業規劃對比,看下是否是現在迫切需要的;針對劣勢,要看下有多大改善的可能性。 如果已經有離職后的目標公司,最好把兩家公司放在同一個水平面客觀比較一下,這樣就不會厚此薄彼!如果沒有目標公司,這樣的評估方式也可以作為日后選擇目標公司的考評標準。 希望大家明白,一無是處的公司是不存在的,同時,各個方面都符合你預期的公司也是不存在的。所以,在眾多因素和干擾項中,只能根據自己時下現狀,排出優先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
三、客觀全面調研目標公司如果上述2個方面都經過認真權衡,還是決定跳槽,那么在跳槽之前,最好多參加面試,篩選出多個目標公司,并通過各種渠道事先調研清楚,這不但可以讓自己的選擇更有把握,而且也能盡快適應新公司的工作氛圍。 需要調研的內容主要包括:新公司注冊背景、發展歷程、行業地位、競爭力、主營業務、人員規模、組織架構、是否有勞動糾紛、薪酬待遇、績效考核方式、工作環境、企業文化等。 總之,要像了解一個人那樣去了解一個公司,觀其行察其言,做到盡可能地知己知彼,才能做出對自己負責的選擇。 ![]()
四、跳槽前需要做得4項準備最重要的一點,在沒有下定決心跳槽或者找好目標企業之前,不要把自己的異動想法告訴公司的任何人。千萬不要怨天尤人,終日將“跳槽”掛在嘴上,因為你與你的領導之間,只隔著一個愛傳聲的“話筒”而已。更不要在有了跳槽的想法以后,就開始混日子,歸根結底,你浪費的是你自己的時間罷了。要做到善始善終,有始有終。 只要公司照常支付給你應得的薪酬,你還沒有徹底走人,就應該負責地做好手頭的每一項工作,這個不僅是所謂的職業道德,而是一個人負責的好習慣。 在決定離職后,一定要做好這4項準備工作: 1.簡歷優化 除了挑好目標企業,更需要提前將自己的簡歷修改一下,盡可能不要給任何公司都提交同一份簡歷(這里指的是,你要依照目標企業的職位特點,去修改你的簡歷哦,盡可能讓自己的工作經歷與目標職位相契合)。 因為,在不同的階段,對于自己簡歷的審視和看法是不同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同時,簡歷在力求客觀真實的前提下,還要有側重點和亮點,有的地方還需要依據目標職位的特征,有針對性地編輯。但是,最忌諱簡歷造假。因為每個城市,同行業之間,可能會有你認識的前同事和HR ,甚至許多公司的高層都有彼此認識的機會,誠信是混跡職場的第一要義! 2.編輯辭職報告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事先與領導進行一次面談,將自己的離職意愿開誠布公的說明清楚,最忌搞突然襲擊,因為作為HR的我,最懂得招聘空窗期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有多么難熬。一個人在職場的口碑和名譽就像一面鏡子,做到好聚好散呀。 3.做好工作交接 在離職交接時候,要注意一些法律層面的事情。例如《勞動合同》的附加條款、《競業限制》、《服務期》等,不要給自己的離職留下把柄和障礙。離職要做到干干凈凈、清清楚楚。 4.心理和物質準備 明確跳槽后,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你或許遇到更好的公司,也或許要到一個新的坑;你可能投遞了上百份簡歷,才獲得一個面試機會;你需要面對陌生的公司、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 為了消除這些心理負擔,建議離職后可以先給自己放個假,利用短暫的空閑時間對自己做一個系統地總結和反省,迎接下一份職業旅途。 物質層面也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因為可能入職一家公司短時間內的薪酬可能達不到預期,所以要有個人財務預算準備,避免“跳槽窮半年”現象發生。 ![]()
一定要盡早制定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跳槽并不是目的,薪酬更不應該成為跳槽的唯一衡量標準。 通過跳槽,明確自己的職業前途,積累資源、突破自己、提升技能、達到工作與生活雙向平衡,收獲更加優秀的自己,才是最終的目標和歸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