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裝家打上星標,就不會錯過裝修干貨啦! 又到了分享案例的日子,我們這就開始吧~ 如果說人生中哪套房子是能完全按照自己心意來規劃的話,應該就是退休之后這套養老的房子了吧。 因為退休之后,工作結束、孩子已成人,自己的生活終于就只是生活本身了。 況且,半輩子酸甜苦辣過后,也完全了然自己的生活想要怎么過。 本案就是這樣一個定位在退休之后的養老家,舒服,美,好用,一個都不能少。 使用面積:90㎡ 戶型:兩居室 坐標:山東 屋主喜歡恬淡自在的生活、酷愛養花,在自己居住的城市外沿找到了這個有桃源感覺的小區,買下了一套有合院的小房子,做為退休之后的家。 屋主喜歡一切美好的事物,以前的家沒有給她從眼到身到心的美的享受,可以說是一大憾事。 因此,也就對這次全新規劃的家寄予了厚望。 雖然無法具體描述想要家里是什么樣子,但希望能實現一種:“一回家就覺得:我家好美呀~”的感受。 基于讓屋主能夠真正享受生活、被美好包圍這兩個前提,我們展開了這次規劃和設計之旅。 —— 改造前·原始結構圖 改造后·平面布置圖 經過對需求的轉化,我們在空間上做了如下改動: 家務既然不可避免? 那就集中起來搞定吧! —— 我們研究了屋主一日生活內容,發現愛好侍弄花草占60%、必須完成的日常家務占40%,這40%除了自己和先生的一日三餐,還需要照顧寵物狗,洗衣服和基礎衛生。 為了避免把體力和時間消耗在無謂的移動上,我們構思了一個家務區:把廚房、洗衣房、清潔柜都匯聚在一起。這樣,屋主可以很集中地把所有事情都處理掉。 丨從西側起依次是冰箱、集成灶 丨到靠近東側是洗衣房、洗衣臺盆 丨中島有洗碗機、烤箱和洗菜臺盆 這一圈配置下來,屋主就能以最短動線完成80%家務 中島是家務區的中心,從它出發不論是取用食物、洗菜備菜后去烹飪、整理花材、洗碗都是最便捷的。 丨站在中島擁有最好的看院子的視野。 屋主心愛的園藝書籍收納在中島側面。 丨延長出的臺面可以辦公、看書、處理花材。 丨在家務區活動也能看到電視 客廳挑高接近4米,難得有坡屋頂。 起初是想開天窗引入光線,滿足屋主對于明亮的向往。但受限制于小區對于統一外觀的管理要求不能真的開洞。 丨為了圓天窗夢,我們自制了三個“仿天窗” 于是我們就在吊頂環節做出三個天窗造型、做出截面厚度,加上燈管、扣上亞克力蒙板,模擬天光的感覺。 丨天窗對面用軌道燈進行照明 沙發背面就是餐廳區域。 餐桌守著一面窗戶,窗戶外計劃栽種一顆樹,那種隨四季變化而發芽、繁茂、凋落、蟄伏的樹。 丨懸掛式餐邊柜,原創設計 因為餐桌處于“島”的狀態,所以搭配的餐邊柜需要大量儲物。為了充電、用小電器方便,餐邊柜桌面上嵌有軌道電源。 丨屋主女兒送給媽媽的螳螂椅 餐桌是西式的,餐椅是中式的;吊燈是西式的,窗棱是中式的。也有奇妙的平衡。 主臥雙動線進出 儲物間與主衛高度集成 —— 從家務區的隱形門可以進入到儲物間,而儲物間與主衛之間是聯通的。 丨主衛視角看家務區隱形門 這樣屋主晨間洗漱完畢就能從這里直接去到家務間,白天處理事情的時候來用洗手間也很方便。 丨所以主臥其實有雙通道可以進出 也許有人會覺得:離這么近還開兩扇門,有必要嗎? 其實仔細研究會發現,看似兩個通道距離很近,但中間實際繞了一大圈路。 正如開篇所說,這退休后養老的房子,咱們能讓生活哪怕多一分便利、都別放過。 丨隱藏在電視墻的主臥門 丨衣柜、床頭柜、床頭板和床都統一色調 主臥采用了屋主最喜歡的顏色,層高充足、我們把屋頂也上了色。 為了讓視覺更統一,空調風口、吊燈的燈座也噴成了主題色。 丨屋主女兒送給媽媽的花苞燈 雖然因為預算分配限制、全屋窗戶都保留開發商的沒做更換,但用窗簾進行遮擋處理后效果還是不錯的。 丨藏在一排衣柜里的隱形門 拉開空間層次 創造多重體驗 備用次臥為生活提供自由度 —— 入戶后的廊我們進行了擴大,從功能上這里會成為冬季花們避寒的位置,從人文角度這里是次級的觀景區。 丨雙拱造型,進入起居區的儀式感 丨玄關地面用了手工花磚 丨洞洞板 次臥的色調偏向中性,其實就是考慮了男主人的喜好。 上了年紀的夫妻,終于能坦然地分床睡了,再通達一點地還能接受分房睡。畢竟,我們其實都想要這樣的一種自在~ 同時整面墻的柜子也補充了全屋的收納空間。 丨次臥 丨窗戶直接能看到院子 丨次衛 與次臥的色調協調一致,墻磚和地磚都選擇了大規格的、避免細碎的縫。 再結合能夠調色的美縫,縫就“消失了”。 丨次衛 丨拍照時,屋主從花園里剪來她的花,這樣的絕美就是她的日常 ———— 最后說點感慨。 委托人其實是屋主的女兒,蹲守裝家號多年?;谶@幾年對我們的關注和信任、力促屋主與我們合作。 這是一個位于三線城市郊區的房子,平時收快遞都不是很方便。原本能夠做完基本的裝修都不太容易,更何況與我們合作要落地不少當地施工隊聞所未聞的方案。 好在,這一切都落地成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