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儒風君 · 阿菊 俗話說:“人生,不是趕路,而是修行”。 面對困難、挫折、挑戰,只要肯相信自己,不斷努力,必定有所收獲。 人過四十,家庭、事業、生活,面臨著方方面面的壓力。 人生在世,事事皆難。實際上,難的不是事,而是人。 很多事情,逃避不一定躲得過,唯有面對,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不要生氣,要爭氣 哲學家康德曾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span> 與其心里裝著怨氣,不如去爭氣,真正聰明的人,都不會讓自己的脾氣,大過能力。 戰國時期的蘇秦,跟隨鬼谷子學習游說。學成之后,他來到秦國,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然而秦惠王卻一再地拒絕蘇秦。 沒找到工作,手頭又緊的蘇秦,只好回家,可迎接蘇秦的,是父母的冷眼相待,嫂子的瞧不起,就連自己的妻子也不跟他說話。 蘇秦沒有生氣,也沒有指責家人,而是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沒讓家人臉上有光,過上好生活。 于是,蘇秦更加努力,回到家的當晚,就忍饑挨餓,開始徹夜苦讀,反復鉆研。經過整整一年的努力。 蘇秦再度出發,游歷各國,提出六國合縱抗秦的霸業,使“秦兵不敢窺函谷關十五年?!倍斕K秦榮歸故里時,他的兄弟、妻子、嫂子皆十里以外跪地相迎, 張小嫻說過:“與其因為別人看扁你而生氣,倒不如努力爭口氣。爭氣永遠比生氣漂亮和聰明?!?/span> 真正有本事的人,向來從容不迫,不翻臉,只翻身。 所以蘇秦受到家人的冷眼時,不是生氣,而是爭氣,他一次次逼迫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更強大,最終站在了人生的頂峰。 越成長越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比你難的人還沒放棄,比你好的人還在努力,你又有憑什么說無能為力。 做人,就是要大氣,不要受一點挫折,就一沉不起,也不要經一點風雨,就垂頭喪氣。 你只有藏得住最壞的情緒,才能熬得出,最好的結果。 不要看破,要突破 曾看到這么一句話:“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經過艱難卓越的斗爭之后才能實現?!?/span> 人這一生,就是不斷嘗試,不斷攀登,只要相信自己,就能突破自己。 明朝的海瑞,年輕時參加過科考,中過舉人,但仕途不順,加上官場險惡,毫無背景的他,四十幾歲,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教諭。 海瑞早就看透了官場,于守著家里幾畝閑田,干著閑差,本以為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任期一到,回家陪陪女兒,孝順老母。 朝廷卻派他去做淳安的知縣,海瑞猶豫過,也想過拒絕,不是怕死,是因為自己年事已高,再說高堂白發,還無人奉養。 可海瑞看到受苦的百姓,他想突破自己,為百姓做點實事,于是,海瑞來了。 上任之后,海瑞斗貪官,抓腐敗,為百姓謀福利,72歲的他,仍走在第一線,為百姓興修水利,疏浚河道。 死后,更是全國哀悼,老百姓紛紛穿上白衣白冠,為他送葬的隊伍長達百里。 特別喜歡一句話:“好是我,壞也是我,橫豎都是我,何不突破自我”。 每一件事情都存在著好與壞,只是聰明的人,在看破了之后去突破。 而現實中生活的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活得太苦,太累,別人的生活是五彩繽紛的,而自己的生活,卻是昏天暗地的。 自己也想過要努力,可越努力,越無法改變,就這樣惡性循環,每爬一步都覺得艱難。 有時候想想,就算了吧??缮?,越是算了,越是難熬。 我們來到這世上,不是為了看到這個世界的不堪,就選擇逃避,而是盡自己的李亮尋求突破,力爭實現自己的期望。 不要心動,要行動 正所謂:“有志者自有千計萬計,無志者只感千難萬難”。 一個人的未來在哪里,不是靠想象,而是靠實現行動,以及你一點一滴地積累。 春秋末期,有一魯國人宰予,在孔子門下讀書,但這個人懶散,有時候大白天還睡覺,每次睡醒都頂撞孔子。 有一次,睡醒之后,他對孔子說:老師,你說的太好了,但我做不到??!” 孔子問:“為什么?” 宰予說:“因為我力不足??!你能力強可以做到,可我能力差,做不到??!” 孔子道:“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畫!” “所謂的力不足,是半途而廢,只有行至一半,才可以說自己能力不足。而你還沒開始動手,就畫了一個圈,告訴自己不行,又怎么能夠取得成功呢?” 有人說:“世上最高的不是山,是人;天下最長的不是路,是腳”。 是啊,只要你不停下來,你永遠站得比山高,走得比路遠。 或許好運不會一直降臨,但有行動,就有可能,因為人生的許多奇跡,都要去嘗試之后才有的。 我們都知道,成功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你可以輸給任何人,但不能輸給自我。 人活一世,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寧愿跑起來跌倒無數次,也不愿規規矩矩走一輩子, 別用頹廢,掩飾你的懦弱,別用個性,掩飾你的懶惰。 要知道,渺小的腳步,可以走出精彩的人生,平凡的開始,也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 每個點贊和在看,儒風君都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