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專長是營養調理, 如果不痛不癢的給飲食建議,我們當然也可以這么做,可是意義并不大。 因為飲食本身對疾病的康復作用沒有那么大,只要不是特別夸張的飲食(比如腹瀉了還吃咸菜,鼻炎發作期還吃燒烤,發燒了還吃炸雞腿……這些會加重病情的飲食)。 不會因為換一個菜單,而讓疾病恢復更快了。 所以當媽媽們來咨詢孩子生病情況時,我們在飲食方面說的比較少,通常一句“均衡營養,清淡飲食”就帶過了。 孩子們一般也不會是那種夸張到需要特別去糾正的飲食吧? 我們的回復里,主要是針對病情本身的分析,然后給予用藥和營養素的建議,這樣對當下的恢復才是最有意義的。 (中醫食療會有用嗎?會有的,但那又是另外一種體系的學科,營養和中醫屬于兩種學科,各有各的方法,有些好用的食療方我們也會用,但不會以它為主)。 除了吃營養素,還可以做什么? 因為大家要考慮的是:1、營養素價格不低;2、要加量吃效果才明顯,花費相對比較高。 都知道藥物吃太多不好,奈何營養素不便宜,對于普通收入的家庭,若是完全用營養素去干預,在經濟上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所以今天這篇就是講講,如何少用營養素,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呢? 第二種體質差日常調理,如何少吃營養素,就能增強體質少生病。 第一種已經生病了,想要少用營養素就能好的快,有兩種努力方向: 提高對疾病判斷的準確性,把營養素吃在“刀刃”上,可減少非必要的服用。 2、提高判斷精準用藥的準確率。 比如昨天一個寶媽咨詢說她孩子過敏性鼻炎發作了,醫生開的是中成藥鼻康片,還有孟魯司特鈉,頭孢,說吃幾天沒有一點好轉。 這就是用藥不精準的導致的,過敏性鼻炎一線藥物是鼻噴劑內舒拿,這些內服的都可以不用吃,先用內舒拿,效果不明顯再加抗過敏藥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這樣用藥更精準。 有些時候,營養素得配合藥物吃,才能好的更快,如果藥物沒有吃對,多吃或者少吃了,導致病情遷延不愈,那么營養素也得“陪跑”,時間線拉長,吃的營養素總量就更多了。 提高對精準用藥的判斷,孩子好得快,就能減少營養素干預用量。 這兩類方向大家日常判斷不準的話,可以來咨詢我們營養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現在我來重點說說第二種。 如果孩子有長得慢、容易生病、不愛吃飯、過敏體質、鼻炎腺樣體肥大等問題,就一定是要在日常調理。 如何少吃營養素呢? 今天在這里我先說說幾個通用的方法,每種疾病不同,考慮的點不同,無法一一顧及,所以先說通用的。 想要省下營養素,就得在非營養素方面多下功夫,好比偏科的孩子,想要總分高,就得在其他科特別優秀才行。 除了吃營養素,還可以做的事,如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