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碧讀·切爾西 前不久,《人民日報》一條關于精神內耗的微博引起了廣泛的熱議。 網友們關注度極高,截止今日,累計閱讀量高達390萬。 因為直戳了千千萬萬大眾的痛點,引發無數共鳴和反思。 有網友搞笑評論:說的太對了,就差沒有念我身份證了。 有網友回復:因為精神內耗,好多女性朋友,都有甲狀腺乳腺淋巴問題。 還有人說:焦慮到頭發大把大把的脫落,求解。 ------ 你是否有過下面的經歷? 發信息給朋友,沒有收到回復,卻看到對方發了一條朋友圈,便想:是不是對自己有意見? 想要減肥,卻經不住美食的誘惑,大快朵頤后,又常常自責不已? 定下一個目標,還沒開始做,便預想很多困難,畏手畏腳,導致什么都沒做? 常常憂慮過去未來,每天輾轉反側,失眠成為一種常態。 ------- 其實,這些便是精神內耗的表現。 有個很形象的比喻來形容精神內耗,它就像是在你的精神世界里有兩個小人,這兩個小人常常因為觀點不同,吵得不可開交。在這個過程中,人的心理就會被消耗,最直接的表現便是,即便是一天什么都不做,也會覺得疲憊不堪。 01 你的敏感,正在消耗你 《告別的時代》中有句話說得很好: 其實人難得糊涂,敏感的人大多不好過。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帖子: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敏感人群,最容易感到心里疲憊,也更傾向于自我否定,從而陷入焦慮和抑郁的情緒。 認識一位保潔阿姨,成天悶悶不樂。 公司聚餐,沒有叫她,便認定老板看不起自己; 過節發禮物,跟別人不一樣,便認為老板偏心; 老板說哪里衛生再清潔一下,便覺得老板故意針對。 長此以往,她變得非常憤怒和沮喪,跟老板同事的關系劍拔弩張,對自己的評價也非常低。 其實,聚餐沒有叫她,只是老板跟幾個員工臨時起意,沒有考慮太多。 禮物不同,是老板體諒她年長,特意給了她最好的。 再清潔下,是因為當天有重要客人來訪,老板想看起來更整潔。 很多時候,我們的玻璃心使我們惡補很多負面想法,而這些可能只是我們的憑空臆想。 哪怕真不是臆想,也要學會釋懷。 你不是人民幣,做不到人人都喜歡。 小孩子才分喜歡,成年人只講利弊。 人有時候,活得糊涂一點,煩惱就少一點;有鈍感力一點,敏感就少一點。 02 你的拖延,正在阻礙你 《把時間當作朋友》中有一段關于拖延的描述: “所謂做事拖延,不是拖延著做事,而是拖延著不開始做事。 明知自己拖延的人很痛苦,因為他們不是不知道該做什么?而是不知道為什么“無法進入狀態”——這是他們能夠想出來的對自己行為最拿得出手的描述?!?/span>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博主的分享: 博主有一位同事,凡事都喜歡拖延到最后一刻。 他們的產品正常需要2個星期的生產時間,客人經常給足3個星期。 同事每次收到訂單,便想:沒事,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呢,先放著吧。 轉眼一個星期到了,還是遲遲不肯處理,反而安慰自己:來不及就下個急件單吧,總趕得出來。 眼看只有一個星期了,十萬火急把訂單弄下去。 結果不是產品設計圖有問題,就是他的訂單描述有問題,這樣來回溝通便只剩2-3天。 因為時間緊迫,生產部門怨聲載道,加班加點還是趕不出來。 產品沒有趕上活動,客人一怒之下,取消所有訂單,終止合作。 老板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大發雷霆,立馬開除了同事。 林肯:要立即行動,不要拖延。 只有立即行動,才能贏得足夠的時間; 只有立即行動,才能轉化不利的因素; 只有立即行動,才能發現更多的可能。 03 你的憂慮,正在擊垮你 圣經中有句很經典的名言: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 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特別是秋冬季來臨時,落葉隨風飄落,滿院都是。 小和尚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清掃,為此他苦惱不已。 師兄便對他講:“明天打掃之前,你先用力搖樹,把樹葉全部搖下來,這樣后天便不用打掃了?!?/span> 小和尚覺得這個辦法很好,便照做了。 第二天興沖沖來到到院子一看:落葉還是同往常一樣,滿院都是。 小和尚更苦惱了。 這時,老和尚走了過來,對小和尚說:“孩子,無論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span> 保羅?戈埃羅曾說過:不要太過憂慮,擔心太多不會減輕明天的負荷,只會剝奪今日的快樂。 不念過去; 不畏將來; 活在當下。 才是我們最好的生活狀態。 04 怎樣停止精神內耗? 婉錚在《婚姻救贖》中寫道:人生最大的損失和內耗不是別的,就是干刻舟求劍的事情,它將我們無形中囚禁在一只與世隔絕的孤舟上死死地盯著那個刻下的記號,消耗著自己的精力和意志,讓我們忘記了四周、忘記了前方,如果我們靠岸下船,可以得到更多?????? 停止內耗,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1.拒絕討好,活出自己 曾《青年文摘》中看到這樣一句話: 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比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更重要。 即使不能讓別人滿意,但卻可以讓自己喜歡。 人生終究還是自己的,別人都是過客。 2.停止幻想,立馬行動 沒什么比行動更能消除人的憂慮了。 如果覺得目標很難,難以堅持,可以細化成小目標,這樣容易實現,也容易產生滿足感。 譬如:說好每天要看半個小時的書,如果實在堅持不了,哪怕剛開始只看一頁也是一種進步,等適應以后,慢慢加碼。 3.放下擔心,活在當下 丘吉爾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當我回顧所有的煩惱時,想起一位老人的故事,他臨終前說:一生中煩惱太多,大部分擔憂的事卻從未發生過。 ▼ 《不抱怨的人生》中有一段話:在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人只能活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但永遠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完美。 如果太過追求完美,最終只能因為想求完美而不得,而感到失望。 所以,從今天起,接納真實的自己,認識自己的負面情緒,學會釋放。 與其害怕自己玻璃心,不如自己長出鎧甲; 與其埋怨停滯不前,不如勇敢踏步向前; 與其杞人憂天,不如過好今天。 我們是自己內耗的產生者,也是自己內耗的終結者。 好好愛自己,你值得更好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