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吸科門診,我們經常會接診一些咳嗽的病人,這些病人不發熱,唯一的主訴就是反復持續性的咳嗽,有的咳好幾個月,吃了一堆抗生素和止咳藥都不見好,令病人苦惱不已。這種咳嗽又稱為慢性咳嗽。目前認為咳嗽時間持續≥8周以上,X線胸片無明顯肺部疾病證據的咳嗽就是慢性咳嗽。 我們知道,咳嗽是人體的一種正常防御方式,當呼吸道內有任何異物,可能影響呼吸時,大腦就會發出指令,通過咳嗽的方式,用強氣流把它排出體外。而慢性持續的咳嗽就意味著咽喉部和呼吸道有某種東西持續刺激。 有鼻炎、鼻竇炎、鼻息肉病史的人,常會出現上氣道咳嗽綜合征。2006年之前,上氣道咳嗽綜合征被稱作鼻后滴漏綜合征,顧名思義就是因為鼻子里有東西從鼻子后面滴漏到咽喉部或者氣管引起的咳嗽。 滴漏下來的東西大部分是鼻涕或鼻腔炎癥引起的膿液,咳嗽多與鼻炎相伴隨,由于鼻炎和鼻竇炎呈現出慢性反復發作的特征,很多人將這種打噴嚏、流鼻涕后繼發咳嗽的現象誤認為是感冒,稱自己幾乎一兩個月就發一次感冒,事實上每次發作都會導致鼻炎加重。 其特征是咳嗽以白天為主,特別是晨起時,入睡后很少咳嗽,有的病人咳痰量多。除了鼻部疾病,上氣道綜合征還常與咽喉部的疾病有關,如變應性或非變應性咽炎、喉炎、咽喉部新生物、慢性扁桃體炎等。 咳嗽變異性哮喘與支氣管哮喘不同,雖然和哮喘有一樣的發病機理,一般是由于過敏所致氣道反應性增高引起,但它沒有氣喘,只有咳嗽。 這類病人一般有皮膚過敏史或者過敏性鼻炎病史,咳嗽有季節性或每年在相同的月份發生,咳嗽以晚間為主,白天較輕,有些人可能夜間咳醒,干咳為主,無痰,咳嗽前會伴有咽喉部劇癢難忍。 其診斷標準是: 主要是由于胃酸長期從胃里通過食道反流到咽喉部甚至氣管所致,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通常伴有腐蝕性食管炎所致的胸骨后燒灼痛、胸部正中疼痛、胃部不適、反酸、噯氣。部分患者可完全沒有胃腸道不適癥狀,僅表現為慢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咳嗽的特點為: 慢性咳嗽是該類疾病的唯一癥狀,病程從8周至10余年不等,大多為干咳,有時有少許白色黏液痰。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約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3-22%,其病因、發病機制和哮喘相似,氣管內有嗜酸性粒細胞聚集并浸潤,但沒有氣道高反應,做哮喘相關的肺功能檢查也是陰性,以白天咳嗽為主,吸入刺激性氣味,灰塵等可能誘發咳嗽。 診斷上主要靠痰液中嗜酸性粒細胞≥2.5%這一特征性表現。該病50%以上的病例會復發,部分人反復發作。 除了以上引起慢性咳嗽的四大疾病之外,慢性咳嗽還可能由于藥物引起,藥物性引起的咳嗽常見于ACEI類降壓藥(普利類),發病率在15%左右。服藥后24小時或數月后發生,女多于男,停藥數日至4周后緩解。 其原因是該藥在體內代謝過程中可能抑制緩激肽降解,導致該物質在氣管濃聚,緩激肽是誘發咳嗽的重要物質。 氣道內腫瘤、肺癌、支氣管結核、支氣管異物、心因性咳嗽等疾病也可能引起慢性咳嗽,需要做相應的檢查加以鑒別。 慢性咳嗽非常普遍,吸煙者的慢性咳嗽發生率比不吸煙或已戒煙者高2~3倍。當出現反復咳嗽2個月以上時,重要的是尋找原因,對因治療,而不是自認為有炎癥,不停地吃消炎藥和止咳藥。對于上氣道咳嗽綜合征,需要鼻鏡、喉鏡、鼻竇CT才能確定。 治療以處理鼻炎和鼻竇炎為主,輔助以止咳化痰藥物。 胡洋 上海市肺科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副主任醫師 簡介:中國康復學會呼吸病分會科普協作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抗疫科普戰之隊專家組成員,頭條防疫專家團專家,字節跳動專家顧問團成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