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求仙為長壽,今朝雖然沒有人求仙,但渴望長壽的人卻只增不減。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長壽呢? 世衛組織早已給出答案,因為長壽有60%取決于生活習慣。恰好近日阜外醫院的專家基于87萬人的大數據分析,發現了4個長壽習慣,可惜只有2.8%的人做到。 那么,這4個長壽習慣究竟是哪些?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短命”的壞習慣嗎? 研究對近87萬人隨訪2.4年,其中,96%的人不喝酒或僅適量喝酒,71.4%不吸煙,23.6%堅持進行充足的休閑時間體力活動,11.1%擁有健康的飲食,僅2.8%同時達到以上四項健康生活方式行為。 其中,不吸煙是指從不吸煙或已戒煙。 不喝酒或適量飲酒是指從不飲酒,或男士和女士平均每天酒精攝入量分別不超過25克和15克。 充足的身體活動是指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 健康的飲食根據每周6組食物的攝入量來計算,包括每天吃新鮮水果、蔬菜、全谷物,每周吃魚和其他海鮮≥1天,每周吃豆類和豆類食物≥4天,每周吃紅肉<7天。 該研究證實,與沒有任何一項健康生活方式行為的人相比,擁有四項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風險分別降低36%和47%。 就單個健康生活方式行為而言,不喝酒、不吸煙、保持充足的休閑時間進行體力活動、擁有健康飲食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分別降低15%、12%、18%、10%。 在我國7個不同的地區,上述四項健康生活方式行為的依從率存在明顯差異,華北地區依從率最高,為3.3%;西南地區依從率最低,僅為0.8%。 其中西北、華北、華中、西南地區對不吸煙的依從率最低; 華東地區對不喝酒或僅適量喝酒的依從率最低; 東北地區對充足的休閑時間進行體力活動的依從率最低; 西北地區對健康飲食的依從率最低。 我們身邊總能看到一些老壽星,羨慕他們一把年紀卻格外有精神,其實只要把生活方式改一改,我們每個人可能延壽10多年!看看你有沒有下面這些壞習慣: 蹺二郎腿 喝水太少 用力排便 便秘,大便時用力過度或不當,很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如急性心肌梗死或腦出血而猝死。多見于中老年人,特別是已經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的人。 上廁所玩手機 你今天上廁所帶手機了嗎?昨天呢、前天呢?上廁所玩手機或者看書,會分散人的注意力,本來幾分鐘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結果半個多小時還沒解決,使排泄物長時間憋在肛門口,或對血管產生刺激,產生淤血,長時間會造成血液回流不暢、血栓,形成痔瘡。 彎腰搬重物 長時間使用電腦 你對著電腦多久了?如果超過3個小時,很不幸,猝死風險在迅速上升!長期坐在電腦前不動,血液黏稠度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靜脈血栓,運動時血栓脫落,可能會造成肺梗塞,嚴重可能導致猝死。 沉默寡言、易躁易怒 調查表明,有不少大病患者既謹小慎微又多愁善感,既沉默寡言,但又易躁易怒。 遇到生活中的挫折,心理矛盾沖突嚴重,而且又不善于自我解脫和宣泄,內心焦慮,抑郁苦痛,而這樣的一種情緒和心理狀態反而不利于恢復。 壽命不單純由基因決定,后天的習慣也很重要!養成長壽習慣,杜絕短命習慣,愿大家健健康康每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