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最興盛時聚齊了108人,號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兩贏童貫、三敗高俅,名列北宋末年“四大寇”之首。 但是和歷史上所有的農民起義一樣,過程再怎么轟轟烈烈,結局都是以失敗告終。在宋江當上領導人之后,梁山就走上了招安的投降派路線,宋江不斷擴大招安派隊伍,分化瓦解堅定的造反派,最終梁山招安改編成為趙宋王朝的軍隊,被蔡京、高俅、童貫為首的腐敗朝廷借刀殺人,成為了抵抗外侮和鎮壓內亂的前驅。 被招安之后,梁山好漢先后北平大遼、西剿田虎、東滅王慶、南征方臘。在旗鼓相當的強大對手方臘集團面前,梁山好漢折損大半,僅剩下四分之一左右回到京師受封賞。然而奸臣當道的趙宋王朝,對曾經造反的他們完全不放心,仍然對梁山好漢繼續下毒手,實施了斬首政策,宋江、盧俊義被分別用藥酒、水銀毒死,李逵被宋江用毒酒拉去陪葬,吳用花榮也自縊陪葬。能留下好結局的寥寥無幾。 這張導圖對108名梁山好漢的結局做了歸納總結:在書中各種死法的共計75名好漢(其中死于戰場的59人);僅有33名好漢結局良好,主要包括:1、有一技之長可以安身立命的包括書法家蕭讓、雕刻家金大堅、神醫安道全、獸醫皇甫端、音樂家樂和以及火藥凌振;2、收到官家保護的出家人,公孫勝、朱武、樊瑞和武松;3、深諳大宋官場規則的老官吏和富貴大家:關勝、呼延灼、柴進、李應(帶著杜興)、朱仝、戴宗、孫立(帶上孫新和顧大嫂)、黃信和蔡慶;4、聰明伶俐知道進退的:李俊、童威、童猛、燕青。其他的幸存者除獨木難支的阮小七外皆為無關大局的小卒,掀不起大波瀾,朝廷無意深究,回家安享晚年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