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Whitehead 本文編譯自:美國國防部總監察長辦公室2021年5月發布的報告--Evaluation of the Readiness of the U.S. Navy's P-8A Poseidon Aircraft to Meet the U.S. European Command's Anti-Submarine Warfare Requirements. ![]() 美國P-8A“海神”(Poseidon)是一種多任務海上巡邏機,主要用于戰區反潛。到2022年底,P-8A將全部取代P-3C反潛巡邏機,成為西方航空反潛的中堅力量。為了解P-8A裝備一線部隊后的實際使用情況,美國防部(DoD)組織對美海軍駐外P-8A的戰備完好性進行了調查和評估,以確定其戰備完好性是否滿足反潛戰需求。國防部總監察長辦公室于2021年5月批準發布了解密版的評估報告。 根據要求,美海軍飛行中隊的能執行任務率(Mission Capability Rates,MCR)應保持在80%以上。但調查表明,在2018年10月~年20203月期間,P-8A機隊的能執行任務率僅為53%~70%。 調查發現,P-8A的戰備完好性不理想,是因為海軍采取了不完備的持續保障策略,以及在整個P-8A生命周期中缺乏監督,從而導致了保障問題,阻礙了P-8A能執行任務率的提高。 雖然這份報告所評估的樣本是美海軍駐歐洲戰區意大利基地的P-8A機隊,但在同一國防體制和機制下,亞太等其他戰區很可能也不會例外,因此這份報告所反映出的現象和問題應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圖1 美國P-8A Poseidon反潛巡邏機 目的 該項評估的目的是確定美國海軍P-8A“海神”(Poseidon)機隊的戰備完好性是否滿足美國歐洲司令部(U.S. European Command,USEUCOM)的反潛戰(Anti-Submarine Warfare,ASW)需求。 背景 P-8A是一種多任務海上戰機。它主要被戰區指揮官用來實施反潛作戰,以阻止敵人利用潛艇對付美國及其盟友。美海軍在2000年4月開始研制和采購P-8A,以替換在1962年進入海軍服役的P-3C“獵戶座”(Orion)機隊。在2019財年,海軍P-8A機隊的總采購成本估計為350億美元,海軍P-8A機隊的使用和保障總成本估計為550億美元。截至2019年12月,海軍至少已訂購了117架P-8A戰機。 P-8A是波音737商用飛機的一種軍用版,經過系統改裝后可滿足海軍對海上巡邏任務的需求。為滿足快速反應和遠程搜索能力的需求,海軍開發了P-8A。海軍需要一種能夠獨立作戰或與航母戰斗群、其他聯合兵力及盟軍聯合作戰的飛機,以確保其海域不受水面和水下威脅。表1給出了P-8A“海神”和P-3C“獵戶座”的性能對比。 表1 P-8A改進后的性能
(信息來源:海軍巡邏與偵察大隊司令部) 海軍目前將混合使用P-8A和P-3C飛機,直到2022財年完成向全部P-8A的過渡。截至年202010月,海軍共擁有9架P-3C和104架P-8A飛機,分配給海上巡邏偵察機(Maritime Patrol Reconnaissance Aircraft,MPRA)中隊使用。 圖2 P-8A 機組人員裝填聲吶浮標 2.1 美國歐洲司令部(USEUCOM)反潛任務 USEUCOM在其職責區(Area of Responsibility,AOR)內面臨著俄羅斯海軍、尤其是俄羅斯北方艦隊的威脅。據國防情報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獲取的信息,北方艦隊是俄羅斯最強大的海軍兵力,擁有技術先進的彈道導彈潛艇,可打擊美國境內目標;還擁有能夠摧毀水面、水下和陸地目標的攻擊型潛艇。 P-8A飛機在USEUCOM責任區內的主要部署地點是錫戈內拉(Sigonella)海軍航空站(Naval Air Station)。(譯注:Sigonella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島,是控制地中海的重要戰略中樞,美國在此部署了40多個單位,共4000多人,主要兵力是反潛巡邏機中隊。) 為了確定美國海軍P-8A機隊的戰備完好性是否滿足USEUCOM的反潛需求,美國防部的檢查評估人員從海軍空中系統司令部(Naval Air Systems Command,NAVAIRSYSCOM)、海軍供應系統司令部武器系統保障部(Naval Supply Systems Command Weapon Systems Support,NAVSUP WSS)、位于美國本土的海軍巡邏與偵察大隊司令部(Commander, Patrol and Reconnaissance Group,CPRG;原注:CPRG負責12個岸基P-8A巡邏中隊的訓練、戰備、指揮、控制和協調,此外還負責管理預備役、特種偵察、機隊替換、特種項目、無人機中隊等單位)和USEUCOM作戰區內的P-8A聯隊及中隊等部門處收集能執行任務率數據和反饋意見,特別是收集并審查了2018年10月至年20203月18個月期間現役P-8A飛機在執行USEUCOM日常ASW任務過程中所產生的能執行任務率數據。 2.2 滿足USEUCOM日常反潛作戰的P-8A部署周期 為了支持USEUCOM的日常反潛作戰,海軍在意大利的NAS Sigonella部署了7架P-8A飛機,在2018年10月至年20203月期間,每6個月輪換一次。 2.3 P-8A持續保障策略 海軍在2004年確定,P-8A的早期持續保障策略為后勤保障外包(Contracted Logistics Support,CLS)模式。這意味著P-8A的主承包商將負責維修和供應鏈管理。但機隊保障小組(Fleet Support Team,FST)認為,海軍在2008年確定的CLS保障策略并非效費比最高的方法。從2008年開始,海軍改變了原有的持續保障策略,由海軍自己負責維修保障和供應鏈管理。 2.4 P-8A的作戰可用性度量符合海軍航空兵的能執行任務率目標 作為性能開發過程的一部分,海軍對P-8A的關鍵持續保障需求和指標進行了定義。P-8A的作戰可用性目標是80%,與海軍航空兵司令部(Commander, Naval Air Forces,CNAF)所定義的P-8A總體任務能力目標一致。根據海軍作戰部長(原注:海軍作戰部長負責組織、訓練和保持海軍部隊的戰備完好性,以執行總統、國防部長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指示的軍事任務)辦公室指令(OPNAVINST)3000.12a,“作戰可用性”是海軍武器系統裝備戰備完好性的主要度量指標,其定義為“系統在任意時間點隨機調用時能夠執行其指定功能的概率”。 類似地,海軍航空兵司令部指令(COMNAVAIRFORINST)4790.2規定P-8A的總體能執行任務率目標為80%。該指令還定義了部署到作戰部隊后的能執行任務能力(mission capable)目標為85%?!澳軋绦腥蝿漳芰Α钡亩x為“一架飛機能夠執行至少一項(亦或全部)任務的物理狀態”。 在確定P-8A能執行任務率時,海軍使用了任務基本子系統矩陣(Mission Essential Subsystem Matrix),該矩陣以裝備作戰能力代碼的形式來表明特定任務所需的子系統。要想具備ASW完全任務能力,P-8A必須滿足表2中所列的每個子系統的作戰能力代碼要求。太平洋海軍航空兵司令部在2019年3月批準了上述P-8A任務基本子系統矩陣,其中定義了具有完全任務能力的ASW子系統的各項要求。如果表2中的任何子系統失效,P-8A飛機執行ASW任務的能力就會下降,飛機只能執行部分任務。此外,帶有“Z”代碼的飛機不能安全飛行,因此不能執行任何任務。 表2 P-8A裝備ASW任務作戰能力代碼
(信息來源:P-8A任務基本子系統矩陣及巡邏中隊戰備標準) 圖3 P-8A 基本組成 2.5 海軍未對P-8A持續保障策略進行必要的定期評估 各種法律和法規規定了對武器系統持續保障策略進行定期評估的要求。對P-8A的評估和審查要求包括:持續保障審查、獨立后勤評估(Independent Logistics Assessments, ILA)、以及生命周期持續保障計劃(Life-Cycle Sustainment Plan,LCSP)的更新。 美國法規要求在武器系統達到初始作戰能力(Initial Operational Capability,IOC)后的5年內需進行持續保障性審查,以評估產品的保障策略、性能、使用和保障成本。海軍部長指令(SECNAVINST)要求,在系統達到全速生產后,必須評估ILA中的9個要素,以及ILA報告中記錄的要素狀態。P-8A在2013年12月達到了IOC,但截至年20209月,MPRA項目辦還未進行P-8A巡邏機的持續保障性審查。 調查結果 3.1 美國海軍P-8A機隊未達到海軍航空兵司令部的戰備完好性要求 海軍航空兵司令部(CNAF)指令4790.2要求美國海軍航空中隊要保持80%的能執行任務率。然而,在2018年10月~年20203月間,海軍P-8A機隊的MCR在53%至70%之間。(譯注:MCR是一個系統至少能執行一項規定任務的時間與其總擁有時間的百分比??倱碛袝r間是在某一時間內指定的系統處于作戰部隊控制下的總時間(不含系統在倉庫內或補給在線的時間)。MCR是使用頻度、使用方式及保障政策的函數,是美軍常用的一種裝備完好性度量參數——見毛炳祥、白樺、程文鑫,《系統戰備完好性——分析、計算與檢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 P-8A機隊存在的持續保障問題主要包括:
P-8A的能執行任務率較低,是因為MPRA項目辦和航空反潛戰、突擊和特種任務項目執行官(PEO(A))沒有為P-8A機隊開發一個高支援性持續保障策略。特別是,沒有證據表明MPRA項目辦人員對用于支持初期CLS持續保障策略的物資保障備選方案進行了分析。海軍在2008年將承包商后勤保障調整為海軍后勤保障,但PEO(A)未根據有關要求有效監督MPRA項目辦人員實施針對持續保障問題的糾正措施。 此外,負責持續保障審查的海軍官員未要求MPRA項目辦在2018年進行5年一次的持續保障審查,以評估P-8A產品的持續保障策略、性能、作戰和保障成本是否符合要求。最后,MPRA項目辦和海軍供應系統司令部人員未提供足夠的P-8A易損件現場庫存來滿足USEUCOM的需求。 MPRA實施了不完備的持續保障策略和項目,同時PEO(A)在整個P-8A生命周期中也缺乏監督,從而產生了持續保障問題,進一步導致了P-8A較低的能執行任務率。 從2018年10月到年20203月期間,美國海軍P-8A機隊未滿足USEUCOM作戰計劃中要求77架P-8A具備任務能力的指標。有關指令要求海軍中隊保持80%的能執行任務率,但在這一時期,P-8A機隊的能執行任務率僅在53%到70%之間。 圖4 P-8A掛裝Mk54魚雷 3.1.1 P-8A機隊在2018年10月至年20203月期間的能執行任務率低于80% 根據MPRA項目辦公室的報告,2018年10月至年20203月的每個季度中,P-8A機隊能執行任務率仍低于海軍航空兵所要求的80%的水平。表3列出了能執行任務飛機的季度平均數,其定義為MPRA項目辦公室報告的能執行至少一項或可能所有任務的飛機數量。 表3 P-8A機隊平均能執行任務率(2018年10月1日~2020年3月31日)
(來源:DoD OIG 針對MPRA項目辦公室數據的分析報告) 3.1.2 P-8A飛機在部署給USEUCOM執行ASW作戰任務時的能執行任務率仍低于85% 基于ASW的歷史能執行任務率,調查人員認為,海軍可能無法完全滿足USEUCOM今后日常和應急ASW需求。海軍航空兵有關指令為已部署的飛機規定了85%的能執行任務率目標,該指令將能執行任務能力定義為飛機能夠執行至少一項或全部任務的物理狀態。對于一個部署了7架飛機的P-8A中隊而言,85%的能執行任務率相當于6架飛機具備任務能力。 盡管USEUCOM部署的P-8A飛機的每日能執行任務率總體上達到了85%的要求,但調查人員發現在這些P-8A執行ASW任務時,能執行任務率仍低于85%。在2018年10月至年20203月期間,部署到USEUCOM的P-8A飛機平均只有60%能夠完成ASW任務。 調查人員審查了5個系統的日常任務執行能力,海軍認為這5個系統對執行ASW相關任務至關重要。根據P-8A的任務基本子系統矩陣,如果海軍維修人員將與ASW能力相關的5個子系統中的任何一個標注為失效,則飛機執行ASW任務的等級將被降低,這5個子系統分別是:(1)武器投送,(2)戰術飛機和任務能力,(3)水上遠程飛行能力,(4)在低能見度下的儀表飛行,(5)探測、識別和跟蹤水下目標的能力。 調查發現,在2018年10月至年20203月間的90%以上的時間里,至少有一架已部署飛機的上述5個子系統中的一個或多個失效。表4按季度列出了駐扎在NAS Sigonella的P-8A飛機數量、用于ASW的飛機數量、以及相應的能執行任務率。能執行任務率和可用飛機數量是根據部署在USEUCOM的P-8A飛機數量算出的。 表4 P-8A機隊平均可執行ASW任務率(2018年10月1日~2020年3月31日)
(來源:美國海軍P-8A航空維護、供應、完好性月報) (譯注: CAP——Combat Air Patrol,空中戰斗巡邏) 3.2 保障問題延誤了P-8A維修進而影響了能執行任務率 MPRA中隊不完備的持續保障策略和項目,以及項目執行官(PEO)在P-8A整個生命周期中監督職責的缺乏,產生了諸多持續保障問題,進一步導致了P-8A較低的能執行任務率。P-8A的持續保障問題包括零件清單不完整、技術數據不足、以及部署中隊缺乏易損件儲備,尤其是海軍缺乏P-8A的完整零部件清單。P-8A的維修手冊缺乏維修程序、圖表、圖紙、零件編號和零件說明等技術數據,這導致了維修延誤和較低的能執行任務率。此外,Sigonella基地缺乏易損件儲備,這一問題也影響了USEUCOM作戰區P-8A中隊的任務能力。 3.2.1 海軍不完整的P-8A備件清單導致維修延遲 從2018年10月到年20203月期間,P-8A中隊維修人員在識別、訂購和接收P-8A備件方面經歷了過程“冗雜”且“耗時”的延誤,訂購和接收備件有時競需耗時一年。 海軍作戰指令4441.12D規定,海軍的物流響應時間或從非站點來源獲得備件的時間目標是23天。國防部物資管理條例規定,從概念開發開始,就應確保國防部部件產品保障策略中的供應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與系統完好性目標保持一致。然而,調查人員對14個跨機隊的P-8A 關聯單位和組織進行了23次約談,21名人員指出正面臨缺乏備件的問題,7人提到因缺乏備件而延誤了維修。 調查表明,海軍并沒有從波音公司收到所有波音737飛機的供應數據。在與波音公司簽訂的承包商后勤保障協議中,海軍未購買技術數據權。在海軍從CLS過渡到海軍自己維護和供應后,海軍和波音簽署了一份協議備忘錄,允許機隊保障組(FST)人員通過波音代表訪問受限的技術數據,可由FST從波音代表那里獲得專有技術數據,然后將這些信息提供給P-8A維護和供應人員。 調查發現,這種被動的供應方式導致了飛機執行任務的延誤。2018年10月至年20203月間的P-8A中隊維修報告顯示,在這18個月期間,由于等待零件而不能執行任務的平均天數為59天。 3.2.2 海軍缺乏用以P-8A維修的綜合性技術手冊 當飛行聯隊和中隊的維修人員遇到技術數據缺失或指導書不清晰等問題時,他們就要求助于FST工程師。由于知識產權的原因,海軍為解決維修問題而從波音公司調取高級技術數據是受限的。當FST工程師無法解決飛行聯隊和中隊的問題時,就要向波音公司請教必要的指導和解決方案。這種做法往往很耗時且經常重復。 2018年10月至年20203月間的P-8A 中隊維修報告顯示,由于等待維修,平均每架飛機在18個月中不能執行任務的平均天數是64天。缺乏技術數據導致了中隊不能按時完成P-8A 的維修。 3.2.3 易損件問題 P-8A中隊部署在USEUCOM責任區時還存在易損件短缺問題。在上述18個月內需求量最大的20種備件中,僅有3種易損件在NAS Sigonella站點有儲備。 3.3 MPRA項目辦公室和項目執行官未制定P-8A持續保障策略 P-8A 能執行任務率較低的原因,是MPRA項目辦和項目執行官沒有為P-8A機隊開發一種有效的持續保障策略。持續保障策略本應包括對物資保障替代方案的分析,并在項目初期就考慮商業及建制供應源,但這些工作都未進行。此外,項目執行官也未監督P-8A持續保障策略的制定。 由于波音公司向MPRA項目辦所提交合同中的持續保障成本顯著增加,2008年海軍改變了對P-8A飛機的持續保障策略,從承包商后勤保障轉為海軍后勤保障,由海軍內部人員進行維修。此外,2014年發布的一項全面商業案例分析表明,政府管理的供應鏈、保障維修、技術數據在成本、風險和效益方面都比較好。然而,海軍對波音公司P-8A技術數據的訪問權限受到限制,不易很快獲得零部件供應和進行維修所需的技術數據。 總之,在P-8A的整個生命周期中,MPRA所實施的不完備的持續保障策略,以及項目執行官的監督不足,產生了持續保障問題,進一步導致了P-8A較低的能執行任務率。 ![]() |
|